本會消息

2018-08-29【全教產新聞稿】治國經濟無著,利用學生救國旅?

治國經濟無著,利用學生救國旅?



發稿單位/新聞聯絡人
全國教育產業總工會文宣部主任  薛慧盈
全國教育產業總工會理事長  黃耀南



  據0828《聯合報》報導:「交通部與教育部將首次合作透過戶外教學擴大國旅,未來戶外教學將從每年一次,調整為每學期一次,並以2天1夜為目標,目標是從明年2月起試辦,教育部也預計要將戶外教學納入新課綱,即影響全台三千多所中小學,約180萬名學生。」但諷刺的是,7月13日政府才在媒體上發布新聞稿得意宣揚台灣觀光產業市場呈現更健康及多元的發展,來自新南向、韓國、歐美等非陸客大幅成長,蔡政府上任以來已成長175萬。不僅如此,因為他們消費力驚人,所以旅遊產值不但沒降,反而還成長1.2%。

  假如旅遊市場如此健康,產值又如此成長,那又何以要讓學生在每學期都要花2天1夜的時間挽救台灣旅遊?學生沒有經濟能力,每個學期的戶外教學要花費的就是父母的薪水。另外,「戶外教學」不以遊樂園為主,而是以自然景觀,觀光工廠為主,甚至與某些旅行社「配合」,這是否有圖利廠商之嫌?

  另外,政府是否考慮過城鄉差距及學生社經背景差異,身處在台東花蓮,甚至澎湖金門的學生要辦2天1夜的戶外教學,其所費經費一定比在西部學生更多;而社經背景較弱勢的學生,可能連學費餐費都得仰賴補助,每個學期再多旅遊經費是否妥當?而學校教師人力調配是否足夠?學生戶外教學,每個班級由一名導師48小時陪伴整班同學,老師本身的課務如何處理?沒有參加戶外教學的學生其受教權又有誰來負責?

  如今教育部在交通部觀光局的指示之下,公開宣示將用全國中小學生來拯救國旅,有沒有站在學生與家長、老師的立場悍衛教育原則?而一面誇耀台灣旅遊成長,另一面偷偷叫學生來救國旅,到底哪一個才是真的?可以請政府好好提升國內經濟,降低兩岸對立氣氛,突破外交窘境,重視文化內涵,才是提昇國內旅遊的根本辦法。


全國教育產業總工會(www.neu.org.tw )各會員工會:台南市大府城教育產業工會、新北市教育產業工會、臺北市學校教育產業工會、雙北教育產業工會、新竹縣教育產業工會、中華民國教育產業工會、全國高級中等學校教育產業工會、花蓮縣教師職業工會、花蓮縣教育產業工會、苗栗縣教師職業工會、苗栗縣教育產業工會、屏東縣教師職業工會、高雄市教育產業工會、桃園市教育產業工會、桃園市教師職業工會、基北中等教育產業工會、彰化縣教育產業工會、雲林縣高國中小教師職業工會、新北市中等教育教師職業工會、新竹市教育產業工會、臺中市教育產業工會、臺南市高中職教師職業工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