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08-24【全教產新聞稿】解決精神病患者的犯罪問題 全教產建議政府投資幼教
解決精神病患者的犯罪問題
全教產建議政府投資幼教
發稿單位/新聞聯絡人:
全國教育產業總工會理事長 林碩杰
全國教育產業總工會政策部主任 吳南嬿
許多民眾都無法接受「嘉義殺鐵警案、弒母剁頭案的兇嫌得到無罪判決」,但接下來政府為了安撫民心,只提出要在兩個月內設置「司法精神病院」;此二案之共同點,即兇嫌之精神異常,但設置「司法精神病院」,並無法治本,且這類似「當犯罪率不斷上升,就蓋更多監獄」的道理。
全教產質疑,政府沒有專責團隊,研究這類精神病犯人的成長史,並用預防的態度來制定政策,降低這類精神病犯人之產生。
為何這類人的成長史會如此重要?這是因為兒童成長過程中是否得到安全感、是否受虐,對兒童的精神狀況及未來發展都會產生舉足輕重的影響;如果兒童在成長過程中得到安全感,成為安全型依附的兒童,他就比較容易擁有自信心,在生活中比較自立、自信;相對地,若在成長過程中沒有獲得安全感的兒童,就有較大機率成為人際關係中之加害人或被害人,亦較容易有濫用藥物、社交疏離、精神疾病等問題。
擁有安全型依附之嬰兒雖然不見得能完全逃過精神疾病,但會降低發展這類疾病的機會。但矛盾—抵抗型依附嬰兒到了青春晚期,比較可能出現焦慮症。逃避型依附嬰兒比較可能表現攻擊性,並發展外化行為問題,如:毆打同儕、桀傲不馴、與人爭吵等(註1)。
當民眾為這類精神病罪犯被判無罪感到忿忿不平時,更需要思考的是,政府有沒有為降低這類犯罪制定出相對應的政策?還是只選擇用消極的方式,花一筆錢設置這類人的安置機構?全教產建議政府應有效能地【投資幼教】,尤其是投資新生兒、幼兒之父母的訓練課程,研究顯示,如果能訓練嬰兒父母,加強父母認識孩子的情感訊號,正確詮釋孩子情感訊號的意義,並採取恰當的回應措施,就能大大提升孩子的安全感,讓他們成為安全型依附的兒童。更重要的是,當這些安全型依附的兒童長大後,他們所產下的孩子,大多數也會是安全依附型的兒童。請問,若政府將經費投資在此,是不是遠比花錢設司法精神病院更有建設性和未來性?
經濟學家蒂莫西.巴蒂克 (Timothy Bartik)曾指出,在幼兒教育中多投資1美元,當地居民的平均所得就會成長2.78美元,是一比三的報酬率,有些甚至高達一比十六的報酬率。(註2)這樣的報酬率是單純只設立「司法精神病院」能達成的嗎?也許,政府為了應付燃眉之急,必須儘快設立「司法精神病院」將這類人與社會隔離,但全教產更期待政府趕快制定有前瞻性的幼教政策,以更有效能的方式投資幼教、投資未來,才是促進社會幸福和諧之道。
註1:不同依附類型的資料摘自美國柏克萊大學心理學博士Matthew Hertenstein所著的「以貌取人—再也不會看錯人」。
註2:請參閱蒂莫西.巴蒂克 (Timothy Bartik)的演講:投資學齡前教育的經濟效應。
2020-08-24【全教產新聞稿】解決精神病患者的犯罪問題 全教產建議政府投資幼教
-
2020-08-22【聯合新聞網】司法精神病院有譜 教團:投資幼教報酬率更高
司法精神病院有譜 教團:投資幼教報酬率更高
2020-08-22 15:38 聯合報 / 記者潘乃欣/台北即時報導
一名桃園男子弒母並剁頭卻判無罪引發爭議,法務部與衛福部表示擬設司法精神病院。教師團體全國教育產業總工會批評司法精神病院無法治本,設置邏輯形同「當犯罪率不斷上升,就蓋更多監獄」。他們認為投資幼教報酬率更高,呼籲政府投入這項具未來性的政策。
全教產表示,人在兒童成長過程中,是否得到安全感、是否受虐,對兒童的精神狀況及未來發展都會產生舉足輕重的影響。若在成長過程中沒有獲得安全感,有較大機率成為人際關係中的加害人或被害人,也較容易有濫用藥物、社交疏離、精神疾病等問題。
全教產指出,當民眾因精神病罪犯被判無罪感到忿忿不平時,政府有沒有為降低這類犯罪制定出相對應政策?建議政府有效投資幼教,尤其是投資新生兒、幼兒父母的訓練課程,這遠比花錢設司法精神病院更有建設性和未來性。
全教產引述過去的研究結果,若能訓練嬰兒父母,加強父母認識孩子的情感訊號,正確詮釋孩子情感訊號的意義,並採取恰當的回應措施,就能提升孩子的安全感,讓他們成為安全型依附的兒童。更重要的是,當這些安全型依附的兒童長大後,他們所產下的孩子,大多數也會是安全依附型的兒童。
2020-08-22【聯合新聞網】司法精神病院有譜 教團:投資幼教報酬率更高
-
2020-08-22【全教產新聞稿】基層教師爆肝 全教產建議教育部即刻訂出提高教師人力時間表
基層教師爆肝 全教產建議教育部即刻訂出提高教師人力時間表
發稿單位/新聞聯絡人
全國教育產業總工會理事長 林碩杰
全國教育產業總工會高中職委員會主委 林建增
馬祖中學8次招募教師,聘不到老師,教育部應正視問題嚴重性、並因應108課綱衝擊,明確訂出教師員額調整時間表,別再讓基層教師爆肝!
馬祖中學教甄新聞刊載後,民眾看到的是背後優渥的待遇,和絕佳的工作渡假勝地,同樣的金門代理教師的開箱文,也在網路上瘋傳。然而其背後卻突顯出教育現場長期師資不足的現況,尤其以108課綱施行後為甚。
今年全國高中校長會議,據傳有部分校長因課綱施行後,因教師員額未能到位、新課綱推行困難,原欲在會場著黑衣表達抗議,後來因種種考量而作罷。抗議的教育團體,也曾在會前接到教育高層表達關切。畢竟課綱施行後,高中端將辦理多元選修、彈性學習、自主學習課程等,因應課程衍生出的選修課程研發和研習、教師共備、課諮教師、學生學習歷程的認證,讓教師的工作量是處於倍增狀態,而開放教師兼課的設限,並大量聘用兼任教師,明顯造成老師的過勞,降低教學品質,此舉非全體師生之福。
教育部長在校長會議致詞時說,教育部除協助建立高中跟各大學有關師資和開課的平台,資源互補,也希望在原來的職能課程外,邀請其他領域或是符合學生需求的專業師資開課,提供支持學校的更多配套措施。顯然教育部擘劃的願景立意良善,但緩不濟急,無法解決學校現況因應108課綱浪潮衝擊下的燃眉之急,補足當前教師人力的缺口。
全教產建議教育部能重新盤點各校教師人力編制後,即刻訂出符合108課綱學校經營現狀下,提高教師人力的期程和時間表,才能滿足學校發展的需求,並因應學校型態做更合理的調配,讓師生們未來能逐步推展地方特色課綱,協助學生更多適性發展的選擇,才能共創師生雙贏的優質學習和工作環境。
2020-08-22【全教產新聞稿】基層教師爆肝 全教產建議教育部即刻訂出提高教師人力時間表
-
2020-08-21【全教產新聞稿】【不當勞動行為裁決】全教產捍衛全國教師專業成長權益
【不當勞動行為裁決】全教產捍衛全國教師專業成長權益
發稿單位/新聞聯絡人
全國教育產業總工會理事長 林碩杰
全國教育產業總工會教學部主任 何耿旭
全教產不少會員陸續反應教育部高額補助全國教師會經費,由全教總及所屬各地方工會開設教師專業成長基地班,卻限定所屬會員才能參加基地班,非會員一律通通不受理。
109年2月6日教育部會議,全教產代表發言反應此事,國教署科長當場明確表示該經費並未限定由全教會(全教總)所屬會員參加,也不應該這樣做。當場,全教總張旭政先生堅持還是只能開放會員參加。會後,全教產蒐集相關證據,依法向勞動部申請不當勞動行為裁決。
勞動部在8月20日召開第一次調查會議。會議中,教育部代表坦承3年來每學年補助全教會1800萬,也完全尊重該會根據資源分配限定會員參加。
根據申證資料,教育部單方面補助全教會並由全教總及所屬地方工會執行該經費,顯然違反工會法第35條,構成不當支配干預工會行為。
全教產重申「拿國家的錢執行教師專業成長計畫,怎能限定只有會員才能參加,應開放所有教師皆能依據需求參加」。
勞動部詢問教育部是否願意和解,教育部代表表示願意和解。
109年5月21日媒體報導:【假教團真打手?全教總遭爆「3年拿教育部3000萬經費」】,但全教產在109年8月20日勞動部不當勞動行為裁決會議上,發現全教會(全教總)每學年拿1800萬,也就是說3年達5400萬。從年金改革、十二年國教入學制度、課綱、大學入學制度的修正,到教師法修法,基層都看到全教總大力為政府的政策護航,全教總是否拿人手軟呢?全教總如何能真正為廣大的教師發聲呢?
教育部「不當支配介入」是一個深層問題,全教產希望勞動部能發揮不當勞動行為調查功能,為全國教師爭取公平公開參加教師專業成長計畫的機會!
2020-08-21【全教產新聞稿】【不當勞動行為裁決】全教產捍衛全國教師專業成長權益
-
2020-08-04【中時電子報】全教產籲不要讓高中師做牛做馬 教部爭取放寬教師員額
全教產籲不要讓高中師做牛做馬 教部爭取放寬教師員額
12:25 2020/08/04 中時 林志成
108課綱去年8月1日上路,全國教育產業總工會今天發布「沒有糧草,註定失敗的108課綱」新聞稿指出,過去1年來,各高中職發現很多猝不及防的狀況,其中最嚴重的莫過於彈性課程在開設後,各科教師負擔過重,導致許多老師有心無力。
教育部長潘文忠也看到高中職第一線教師現在工作負擔很重,今他天在基隆舉行的全國高中及特教學校校長會議上表示,過去大約有27%學生表示在大學時選錯科系,因此108課綱實施後,在高中職提供更多選修及自主學習課程,讓高中生更加瞭解自己,以有利他們後續的升學及職衙發展。
潘文忠說,高中職開設多元選修課程後,老師的負擔加重,因此,他近來跟人事行政總處溝通,高中職員額編制應該放寬,希望回到符合經營型態的員額編制標準,讓學校發展可以更彈性的進行師資調配。
對於現在高中職的教師處境,全教產表示,108課綱上路後,高中職要開設1.5倍的課程讓學生自由選課,為了突顯各校特色,老師必須在沒有部編課本的情況下自編教材、要成立社群、要與其他教師合作、甚至還必須應付國教署各種檢核等紙上作業。
全教產指出,現在高中職教師的工作除了本職學能的課程外,必須要「生出」有趣新穎、吸引學生的各類課程。學校行政單位排課困難不說,多出的節數更要校內老師自行吸收。然而,教育部持續控管教師員額,使得各校老師的兼課時數不斷往上疊加。
全教產說,教育部不思從根本上解決教師及學校的困難,反而提高教師的兼課時數上限,由原本的9節提高至12節,似乎多給每節400元的鐘點費就能把108課綱辦好了?高中職教師一週的授課基本鐘點就已經有16節(專任教師),若再加上12節,即1周必須上28節課,相當於平均一天有6節課的授課,各校教師已分身乏術。
全教產呼籲教育部,不要讓老師做牛做馬,應該要放寬高中職教師員額,或有些學校未聘足編制員額時,應督促「聘好聘滿」,降低員額管控的人數及比率。
(中時 )
2020-08-04【中時電子報】全教產籲不要讓高中師做牛做馬 教部爭取放寬教師員額
-
2020-08-04【全教產新聞稿】沒有糧草,註定失敗的108課綱
沒有糧草,註定失敗的108課綱
發稿單位/新聞聯絡人:
全國教育產業總工會理事長 林碩杰
108課綱上路至今已經一年,當年倉促決定的新課綱,在上路一年後,各高中職學校發現很多猝不及防的狀況,其中最嚴重的莫過於彈性課程在開設後,各科教師負擔過重,導致許多老師有心無力。
現行高中職教師員額不足,教育部控管各校教師員額,許多學校只能以代理教師或兼任教師來應付多出的課程。在108課綱之前,各學校的教師員額就已抓襟見肘;在108課綱上路後,這個現象更是雪上加霜。學校要開設1.5倍的課程讓學生自由選課,為了突顯各校特色,老師必須在沒有部編課本的情況下自編教材、要成立社群、要與其他教師合作、甚至還必須應付國教署各種檢核等紙上作業。教師的工作除了本職學能的課程外,必須要「生出」有趣新穎、吸引學生的各類課程。學校行政單位排課困難不說,多出的節數更要校內老師自行吸收。然而,教育部持續控管教師員額,使得各校老師的兼課時數不斷往上疊加;教育部不思從根本上解決教師及學校的困難,反而提高教師的兼課時數上限,由原本的9節提高至12節,似乎多給每節400元的鐘點費就能把108課綱辦好了?高中職教師一週的授課基本鐘點就已經有16節(專任教師),若再加上12節,即一週必須上28節課,相當於平均一天有6節課的授課,即使國教署鼓吹的「跨校共聘師資」也無法解決,因為各校教師均已分身乏術。
在這樣的情況下,教師哪裡還有其他心力應付多元且複雜的課程?更遑論還要做各項的檢核和共備,尤其跨科共備,不少教師為了課程研發、跨科共備,要放棄午休及下班時間,長期下來時間及體力都難以負荷。
教育部省錢辦教育,控管教師員額又過份要求老師要過勞工作,這是108課綱的精神?
【全教產】在此呼籲教育部,不要讓老師做牛做馬,應該要放寬高中職教師員額,或有些學校未聘足編制員額時,應督促「聘好聘滿」,降低員額管控的人數及比率。此外,【全教產】也強烈呼籲教育部恢復國高中段考日下午溫書假,增加教師跨科共備之時間,避免教師跨科共備淪為空談、作假之回頭路,期許扭轉註定失敗的108課綱。
2020-08-04【全教產新聞稿】沒有糧草,註定失敗的108課綱
-
2020-07-12【聯合新聞網】國中小暑假作業和返校日 教育部尊重縣市權責
國中小暑假作業和返校日 教育部尊重縣市權責
2020-07-11 09:45 中央社 / 台北11日電教育部
國中小暑假到來,全國教育產業總工會呼籲,應讓學生自主安排學習活動,避免以勞動教育等名目,強迫學生返校打掃。教育部則表示,返校及暑假作業規範,尊重縣市政府權責。
全國教育產業總工會(全教產)近日發出聲明,呼籲全國國中小學應還給學生完整的暑假,讓學生自主安排假期學習活動,不應以「環境教育」、「勞動教育」等名目,強迫學生在暑假期間返校,當免費的打掃工。
全教產指出,暑假是學生的假期,應放手讓學生自己規範,學校不需為學生限定學習框架,也不應要求學習內容和進度,交代繁重的作業清單。
對此,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告訴中央社記者,寒暑假的返校日,應由各縣市政府或學校,視實際需要擇日實施,國教署予以尊重。
至於暑假作業,國教署指出,現行法規並未對國中小寒暑假作業予以規範,而是由各縣市政府或學校本於權責訂定。國教署則是鼓勵校方善用假期,結合校本課程和社區資源,以「學習不中斷」概念,發展具學習意義且多元性的適當作業或活動。
2020-07-12【聯合新聞網】國中小暑假作業和返校日 教育部尊重縣市權責
-
2020-07-10【台灣新生報】高市議員批「雙語教育」不給力 提建言
高市議員批「雙語教育」不給力 提建言
【記者陳秋香、何弘斌/高雄報導】2020年7月10日 下午1:24
全國教育產業總工會教學部主任何耿旭表示,針對雙語教育發出問卷調查統計結果顯示:一、雙語教育四箭實施率不到四成,比例偏低緩不濟急,對於整體雙語教育品質提升有限;二、雙語教育四箭分向度調查,第一、二箭回信樣本數過少,可能是施行比例過低或實施學校對政策無感;三、總向度調查,同意比例未過半,顯示現今實施學校的雙語教育品質與教育局宣稱成效有極大落差,具有很大的改進空間;四、高雄市全面實施二班三組雙語差異化教學,正向支持比率76.4%,在六個問題中比例最高。
高雄市教育產業工會理事長李賢能指出,希望透過記者會讓教育局了解基層教師心聲,並提出以下建議:一、應檢討並停止推行原雙語教育政策;第二、經費、人力編制要補足,而不是單由學校代課人事費用支應;三、雙語教育應加強「聽與說」的能力,不一定聘請外師才能達到效果,而是善用國內優秀的英語教學人才,與開發好的課程設計,讓學生能全面性有「敢聽敢說」的學習機會。
依據調查報告結果,高閔琳議員提到,儘管非常支持推動雙語教育,但檢視過去一年在政策的執行卻是問題重重,例如文山高中實施超過十年的雙語教育與雙聯學程竟被韓市府收割為政績;宣稱重視雙語教育,但實際上師資嚴重不足且國小外語教師並沒有開缺,英文教師須同時肩負教學與行政職務等諸多問題。高閔琳要求教育局:一、應針對高雄市各級學校及家長會實施推動「雙語教育」的全面性調查,盤整目前雙語教包括師資人力不足、教學方法、經費缺額等問題並提出改善計畫;二、雙語教育的推動應城鄉並進,讓偏鄉及非都會區的孩子也能享受同等的教育資源;第三,中央政府自二○一八年開始推動的二○三○雙語教育計畫,有請地方立委及高市府教育局積極爭取相關經費,讓高雄的孩子具備良好外語能力、更有競爭力。
許智傑委員說,文山高中落實雙語教育已久,韓市府應感謝過去陳菊市府所作的努力,不可抹煞前人的功勞;許立委認為「環境」、「考試」及「經費」是雙語教育的重要指標,應該要讓孩子更容易學習、表現成果,透過社會與學校環境的改變來達成,並強調雙語教學的師資編制、設備、投入經費等都應以全高雄市為思考目標,希望教育局參考記者會意見,以達雙語教育全面落實的目標。
全國教育國內產業總工會理事長劉亞平強調,雙語教育不應淪為嘴砲式教育,政策、經費、人力皆淪為政治口水,認為會講話不一定會教學,外師不見得比台灣師資好;並強調不應只找幾個學校作為點狀試辦,應落實、紮根。
記者會最後,高閔琳議員、許智傑立法委員和全國教育產業總工會與高雄市教育產業工會共同批評韓國瑜前市府的雙語教育是「四箭齊發、雞毛令箭;五力全開、很不給力」;期待教育局能立即檢討調整政策措施,讓高雄市的雙語教育能更務實,高雄市的孩子才有未來。
高閔琳議員與許智傑立委、全國教育產業總工會、高雄市教育產業工會九日一同召開記者會,公佈前市長韓國瑜、教育局長吳榕峰號稱「四箭齊發、五力全開」的雙語教育政策實施調查結果;指出該雙語政策只是點狀放煙火作秀、成效不彰,要求教育局重新檢討並提出相關教育建言。(見圖)
2020-07-10【台灣新生報】高市議員批「雙語教育」不給力 提建言
-
2020-07-10【全教產新聞稿】【學校不應以「環境教育」、「勞動教育」之名強迫學生在寒暑假當免費的打掃童工】 【全國中小學應該還給學生完整的寒暑假,讓學生自由自主地安排「假期學習」活動】
【學校不應以「環境教育」、「勞動教育」之名強迫學生在寒暑假當免費的打掃童工】
【全國中小學應該還給學生完整的寒暑假,讓學生自由自主地安排「假期學習」活動】
發稿單位/新聞聯絡人
全國教育產業總工會理事長 林碩杰
全國教育產業總工會秘書長 劉亞平
全國各中小學不應以「環境教育」、「勞動教育」之名,強迫學生在寒暑假回學校當免費的打掃童工,除了破壞學生假期的完整性,讓學生無法自主安排假期學習活動,也造成家長接送打掃的困擾,增加學生上下學交通的風險。
寒暑假就是學生的假期,「各級學校學生學年學期假期辦法」第4條規定:各級學校暑假、寒假日數及起訖日期,依下列之規定:一、暑假:以六十日為限(起七月一日,訖八月二十九日)。二、寒假:以二十一日為限(起一月二十一日,訖二月十日)。
寒暑假可以讓學生安排「假期自主學習」活動,學校和教師不需要為學生限定學習框架,要求學習內容和進度,交代繁重的作業清單,就算學生選擇參加寒暑期輔導或安親補習班,那也是學生和家長自由自主的選擇,學校不需要過度的干涉。
寒暑假是學生的假期,學校應放手讓孩子和家長自己規劃,還給屬於孩子自己完整的「假期」,做到「以學習者為中心」,培養孩子具備自主規劃的能力,利用假期培養孩子安排計劃的能力,是訓練孩子主動與自律學習能力的很好機會。
但是,全國很多中小學假借「環境教育」、「勞動教育」的名目,破壞中斷孩子的完整假期,只是到學校當免費的打掃童工,這些假教育之名的勞動要求,根本沒有法源依據和課程計畫,學生到校只是打掃環境和廁所,學校強迫學生一定要參加,不參加還要請假或補勞動。
學校寒暑假沒有人使用,應該就沒有人為垃圾產生,頂多有一些落葉要處理,學校寒暑假本來就有有行政人員和教職員在校,也有一些參加寒暑期輔導或活動的學生,相關人員就可以簡單維護環境清潔,不需要強迫學生返校打掃,還要麻煩家長接送,增加交通的風險。
全國教育產業總工會認為,再過幾天就要放暑假,今年因為疫情關係,也是歷年最短的暑假,學校應該還給學生完整的暑假,讓學生和家長自行安排假期活動,不應強迫學生到學校打掃環境,如果需要學生返校服務打掃,也應該是學生自由參加並給予獎勵,而不是用威權強迫的方式,假教育之名行勞動之實!
2020-07-10【全教產新聞稿】【學校不應以「環境教育」、「勞動教育」之名強迫學生在寒暑假當免費的打掃童工】 【全國中小學應該還給學生完整的寒暑假,讓學生自由自主地安排「假期學習」活動】
-
2020-05-29【全教產新聞稿】校園霸凌防制準則加上教師及職工,誰在乎教師在職場上的處境?
校園霸凌防制準則加上教師及職工,誰在乎教師在職場上的處境?
發稿單位/新聞聯絡人:
全國教育產業總工會理事長 林碩杰
全國教育產業總工會副理事長 薛慧盈
今日(05/29)教育部召開「校園霸凌防制準則修正草案諮詢會議」,在這次修正草案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在本準則第三條增列了以下人員:學生、教師、職員、工友等名詞定義,將舊準則中之第三條「校園霸凌」的定義:「指相同或不同學校學生與學生間,於校園內、外所發生之霸凌行為。」意即學生與學生之間的霸凌行為,教育部將修正擴大到「教師對學生」、「職員、工友對學生」,意即若以上人員對學生有持續性以言語、文字、圖畫、符號、肢體動作、電子通訊、網際網路或其他方式,直接或間接對人故意貶抑、欺負、騷擾或戲弄行為,使他人處於有敵意或不友善環境,而產生精神上或生理上、財產上損害者,都屬「霸凌防制」之範疇。
然此準則名之為《校園霸凌防制準則》,卻只有限地規範了教職員工對學生的不當行為,這將誤導社會大眾說只有學生是校園霸凌的受害者,完全忽略了教師在職場上亦會面臨許多欺壓與霸凌,身處在同一個「校園」內,卻完全沒有被列入《校園霸凌防制準則》當中,這樣的準則難道完備?
《勞基法》第12條第1項,若發生「對於雇主、雇主家屬、雇主代理人或其他工作之勞工,實施暴行或有重大侮辱之行為者」(第2款)或是「違反勞動契約或工作規則,情節重大者」(第4款),雇主可以主動要求霸凌者離職。然教師非屬《勞基法》受保護的對象,在《教師法》中亦無教師在職場上若受霸凌的相關保護及規範;新修改的《校園霸凌防制準則》又只保護了受教的學生,教師的權益付之闕如,號稱「修正」,卻不完善?
保障學生在校的權益、防止學生在校被任何人以任何形式霸凌,是我們的責任;然【全教產】更希望教育部能以同理心傾聽教師的心聲,也用相同標準保障教師的工作權、保護教師免於受到霸凌,在修定相關準則同時,能將教師保障等同視之。
2020-05-29【全教產新聞稿】校園霸凌防制準則加上教師及職工,誰在乎教師在職場上的處境?
-
2020-05-12【全教產新聞稿】教師甄選有特權?桃園市教育局公然違法?
教師甄選有特權?桃園市教育局公然違法?
發稿單位/新聞聯絡人:
全國教育產業總工會理事長 林碩杰
全國教育產業總工會副理事長 薛慧盈
《自由時報》5月4日報導《桃市國小及學前特殊教育教師聯合甄選 6月登場》:「108年度國民小學及學前特殊教育教師聯合甄選,將於6月中旬舉行初試、7月上旬複試,並於8月進行新進教師培訓作業,今年預計招考國小普通班一般教師、英文教師、音樂教師及美術教師等10類,預計將釋出逾300個名額,有關考試日期、甄選類別、名額、應試科目及相關規範事項等,將於明日公告於簡章。」新聞報導末段指出:「近3年內曾獲桃園市創新科技互動課堂教學競賽金桃獎,或各類組個人第1名及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評選的全國SUPER教師獎等獎項或資格者,經審查通過後得免經初試,以外加名額直接進入複試。」是桃園市政府公然大開特權後門,讓得到全教總評選之super教師不需初試,即可以外加名額直接複試!這不是特權?什麼是特權?
依據教育人員任用條例第二十六條第一項第一款:
「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除依法令分發者外,由校長就經公開甄選之合格人員中,提請教師評審委員會審查通過後聘任。 」
各縣市政府教育局處,經學校委託辦理教師甄選,本應以公平、公正、公開之原則辦理,如今大開後門,讓全教總所辦理的SUPER教師獎教師可直接進入複試,合理嗎?公平嗎?此外,全教總所辦理之super教師獎理應是由現職教師參加比賽,在全教總《super教師評選計畫》中之評選標準說明:「任教滿三年,與同事、家長、學生互動良好,主動研究創新教材、教法, 提升學習興趣,引領學生學習,與學生教學相長,並能帶動同事共同成長。」需任教滿三年的現職教師才能參與評選,那麼這些現職教師卻又以外加名額方式可以參加桃園市教師甄選,是實際排擠了有意投身教育年輕人的道路。不免讓人懷疑,桃園市府是否早有已屬意的人選,此舉是為了替自己人鋪路? 此外,若是由非正式教師得到全國super教師獎也算是很神奇,與得獎者應該都是正式老師之慣例有違,難道是爾後非正式教師參加桃園市教師甄選之另一後門?
身為地方父母官,本應替地方學校遴選最優秀合適的教師作育英才,而今卻與工會合謀,用特殊的方法及管道,意圖安插自己的人選進入校園。用這種不公平的方式大開後門,是使教育界蒙羞、敗壞教師倫理;更斷送了年輕人的進路!
2020-05-12【全教產新聞稿】教師甄選有特權?桃園市教育局公然違法?
-
2020-05-11【中時電子報】學生成績不佳要老師負責 花蓮縣學力提升計畫引爭議
學生成績不佳要老師負責 花蓮縣學力提升計畫引爭議
10:50 2020/05/11 中時 林志成
花蓮縣政府106年制定了「花蓮縣106-111學年度學力檢核暨學力提升計畫」,不過全國教育產業總工會今天發布新聞稿指出,校方及老師為了求檢核過,眈誤到正常上課進度;更有老師不斷要求孩子做各種考古題,以面對縣府檢測,這種教育走偏了。
教育部於民國97年制定了《直轄市縣(市)政府辦理國民中小學學生能力評量檢測注意事項》,地方政府可以辦理國中小學生的能力檢核測驗,但能力檢測的實施,不應影響正常教學。
因此,花蓮縣政府106年制定《花蓮縣106-111學年度學力檢核暨學力提升計畫》,依全校學生人數規模,全班學生比例在國、英、數任一科PR值未達標準者,需填寫該科班級成長計畫書,並應將檢核結果上傳。該班級之任課老師應該填寫「班級成長計畫書」,針對學生學習弱點分析現況,並規畫成長測略,也應設定下一次施測所欲達成的學生成就目標值。
全教產指出,花蓮縣針對縣內所有學生每年皆舉辦各科學力檢核,導致所有老師為了通過檢核,要求孩子做各種考古題;甚至擔誤到正常進度,只為了求檢核通過。縣府政策要求學生要通過檢核,否則要提報告;校方及老師為了求檢核過,而擔誤到正常上課進度。唯恐下一年度的檢核又重蹈覆轍,也使老師及學生苦不堪言。
全教產說,花蓮縣希望透過檢核來提昇學生學習,情有可原;然將學生學習成就一味歸向老師教學不力,卻不公平。需知學生的學習環境,除了學校還有家庭及社會。
全教產認為,花蓮縣政府本末倒置地舉辦了各科的學力檢核,卻無視教師正常教學的需求;也忽視孩子家庭環境及經濟條件的根本。想提高孩子的學習效果,就應該還給老師應有的教學進度。無理地要求老師,是使老師只想提高學力檢核的分數,而擔誤正常教學進度。
全教產說,孩子上學時間是固定的,在學校多花了時間寫各種考古題,難道真的就能讓學力變好?而地方政府不思改善教學環境,反而迫使老師寫各種計畫及檢核表格,無益於學生學力提昇,更扼殺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全教產希望花蓮縣政府停止這種無謂的紙筆作業,還給花蓮縣學生正常的教學環境。
(中時 )
2020-05-11【中時電子報】學生成績不佳要老師負責 花蓮縣學力提升計畫引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