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最新消息

  • 2021-07-15【全教產新聞稿】【中央無能,地方失能,相互甩鍋,老師何辜】 【排好的類別順序,說好的輪到就打,說什麼同島一命,為什麼教師的疫苗施打順序會亂成這樣?】

    【1100715全國教育產業總工會新聞稿】
    【中央無能,地方失能,相互甩鍋,老師何辜】
    【排好的類別順序,說好的輪到就打,說什麼同島一命,為什麼教師的疫苗施打順序會亂成這樣?】


        【全教產】發現台灣的疫苗施打,不是生命優先,少了科學根據,充滿了政治算計,疫苗的購買如此,疫苗的施打也是,排好的優先順序,只要長官一句話,可以說改就改,隨時安插人員,讓人無所適從!

        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排定了公費疫苗接種對象和順序,「高中職以下學校教職員工與校內工作人員」被安排在「第七類維持國家安全及社會機能正常運作者」,全國教師都相信政府的安排順序,乖乖地等待自己輪到接種。

        但是,政府好像忘記全國教師的存在,第七類有八種人員,全國教師看著同一類的其他人員陸續接種疫苗,想說應該總會輪到他們了,但是政府跳過他們進行第八類的施打,現在第九類、第十類都預約開打了,但是全國教師還是等不到自己施打的通知,這是甚麼道理?

        全國的教師相信政府,默默等待疫苗施打,排好的類別順序,說好的輪到就打,但是政府的施打順序,好像遺忘了全國教師的存在,第八、九、十類都陸續開打了,但教師們就是等不到政府施打的通知。

        但是,同樣是老師,屏東縣的教師7月15日已經在進行莫德納疫苗的開打,台東縣的教師7月17日開打,不是同樣是教師嗎?不是說好「同島一命」嗎?難道就因為【蔡英文總統】、【蘇貞昌院長】是屏東人,所以屏東的教師就可以率先施打?大家不會怪【潘孟安縣長】讓屏東的老師有疫苗打?但是政府的疫苗施打順序為什麼會亂成這樣?

        我們要呼籲【蔡英文總統】和【蘇貞昌院長】,你們是台灣的總統和院長,全國的老師都「同島一命」,屏東縣、台東縣的教師可以開打莫德納,全國的教師也都期待可以「同樣待遇」,不要只照顧你們屏東老家的人,全台灣的人都需要同樣的照顧!

        各縣市的教師都在問,自己縣市的教師甚麼時候才能確定疫苗施打的時程和類別?屏東縣的【潘孟安】可以快速處理教師的疫苗施打,其他縣市可以嗎?

        很多老師在怨嘆,真心換絕情,以為自己第七類很快打到,默默呆呆地等待疫苗施打,想不到現在還打不倒,有些教師自己也是第九類和第十類人員,他們也沒有非莫德納不打,政府不能讓他們用教師身分打疫苗,至少也可以事先告訴他們可以自己去預約登記,總比到現在麼都還沒確定要好。

        現在,各縣市教師疫苗施打的時程和類別還是「諱莫如深」,教育局處的「官方說法」等於「沒有說法」,把一切都推給中央和教育部,基層教師想請問各縣市長,針對教師的疫苗施打,是否可以給個明確的時程?屏東縣、台東縣都開打了,不要再推、拖、拉了!
    more
  • 2021-06-07【中央社】憂端午連假疫情擴散 全教產籲封城提升疫情警戒

    憂端午連假疫情擴散
    全教產籲封城提升疫情警戒


    2021/6/7 10:31 (中央社記者許秩維台北7日電)


    全國教育產業總工會今天表示,端午節連假將至,返鄉人潮恐讓病毒擴散各地,呼籲將防疫警戒提升至第4級並全面封城,避免病毒流竄中南東部,各級學校停課至暑假。
     
    全國教育產業總工會指出,國內武漢肺炎(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並無趨緩,且有往苗栗以南擴散跡象,其中因染疫而死亡的個案中,大多數是60 歲以上。
     
    端午節連假即將來臨,全教產擔心,返鄉過節人潮恐將會讓有很強傳染力的變種病毒擴散至全台各地,尤其是醫療量能不足且高度高齡化的農業縣市,傳播區域勢必遍及全台各村里,染疫致死率也可能快速攀升。
     
    全教產認為,現階段疫情仍嚴峻,60歲以上長者因染疫而致死的比率偏高,因此誠懇呼籲政府,在憲法保障人民有遷徙自由之下,必須將防疫警戒提升至第4級,進行全面封城,讓限制人民的移動有所依據。
     
    目前各級學校學生染疫已超過400人,全教產建議全國各級學校繼續停課至暑假,以防範學校群聚問題,因為年齡越小的學生越戴不住口罩、中午在教室內用餐必須脫口罩等原因,可能造成學生大量染疫,使更多家庭成員感染。
     
    全教產認為,目前抗疫措施唯有封城、普篩、施打疫苗,才能讓疫情有效趨緩,但此措施在短期內必然嚴重影響經濟發展,但總比疫情趨緩遙遙無期、人民對政府信任感逐漸喪失、台灣的經濟發展重挫何時見底難以預料,來得恰當有效。(編輯:張銘坤)1100607
     

    https://www.cna.com.tw/news/ahel/202106070038.aspx
    more
  • 2021-06-07【全教產新聞稿】【端午節即將來臨,恐疫情擴散,全教產向政府呼籲:應同島一命,下達全國封城之令,避免病毒流竄中南東部】

    【1100607全國教育產業總工會新聞稿】
    【端午節即將來臨,恐疫情擴散,全教產向政府呼籲:應同島一命,下達全國封城之令,避免病毒流竄中南東部】


    發稿單位/新聞聯絡人:
    全國教育產業總工會理事長 林碩杰


        國內疫情並無趨緩趨向,且有往苗栗以南擴散跡象,到昨(6月6日)日因感染COVID-19致往生的260個案例中,60歲以上者,高達90.8%。

        從內政部的戶政司的各縣市人口年齡結構指標來看,台中市以北到基隆市的8個縣市,65歲以上者佔人口數比例為15.45%,而彰化以南和宜蘭縣以南的11個縣市,65歲以上者佔人口數的比例為17.94%。而這11個縣市中大多數農業縣的醫療量能與北部都會地區相比較,簡直是天差地遠。

        再過5天就是端午連續假期,到6月6日止,訂購台鐵車票人次有3.3萬張,高鐵有5.6萬張,合計仍高達近9萬張,這9萬人次的返鄉過節,恐將會讓無形的COVID-19變種且有很強傳染力的病毒擴散至全台各地,尤其是醫療量能不足且高度高齡化的農業縣市,傳播區域勢必遍及各村里,染疫致死率也必將快速攀升。

        【全國教育產業總工會】《簡稱全教產》在疫情仍舊嚴峻,60歲以上長者因染疫而致死率過度偏高,而端午連續假期將屆的此刻,再次向政府誠懇的呼籲:在憲法保障人民有遷徙自由之下,必須將防疫警戒提升至第四級,全面封城,限制人民的移動才有所依據。

        目前各級學校學生染疫已達405人,【全國教育產業總工會】也認為全國各級學校仍應繼續停課至暑假,以防範因學校的群聚問題(年齡越小學生越戴不住口罩、中午在教室內用餐必須脫口罩、目前家庭群聚傳染成為大宗),造成學生大量染疫,進而造成更多家庭成員遭受感染。

        目前抗疫措施,唯有封城、普篩、施打疫苗,才能讓疫情有效趨緩。

        此措施在短期內,經濟發展必然會受到嚴重影響,但總比疫情趨緩遙遙無期,人民對政府的信任感逐漸喪失,台灣的經濟發展重挫何時見底難以逆料,來得恰當有效。
    more
  • 2021-06-01【中時新聞網】287生染疫 教團籲教師優先打疫苗

    287生染疫 教團籲教師優先打疫苗


    2021/06/01 中國時報 林志成


    面對校園疫情,全國產業總工會發布新聞稿說,學生確診人數愈來愈多,就是家人外出工作,將病毒帶回家讓家人被染疫所致,政府要求學生這段期間因家裡因素可到校,學校不得拒絕,但基層教師則愈來愈擔心這些學生恐將於無症狀情形下,將病毒帶去學校,負責照顧的基層老師,處於高風險狀態。

    基於保護學校教職員工和學生,全教產呼籲政府,目前政策應調整,畢竟命只有一條,大家都一樣,請行政院收回成命,基於保護校園安全,應暫停抗疫期間讓學生到校。

    同時,全教產表示,學生來自不同家庭、家長也有不同工作,全部聚集到學校時,很有可能因為群聚造成防疫破口,而第一線基層教師除了每日課程,又要負責繁複的防疫工作,接觸的學生更多,一旦學生或老師其中一人遭確診,恐擴及全校師生!

    全教產表示,教育部沒有替20萬第一線中小學基層教師爭取優先施打疫苗,是不顧學校師生的安全及受教權益,教育部應該為全國師生負起維護健康之責,防範疫情在校園蔓延,而不是坐在辦公室吹冷氣發布停班不停學政策就好!


    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210601001036-260102?chdtv
    more
  • 2021-05-31【中時新聞網】學生確診人數287 全教產籲:應暫停所有學生到校

    學生確診人數287   全教產籲:應暫停所有學生到校


    11:45  2021/05/31 中時 林志成
     

    教育部公布最新統計,從4月20日到5月30日下午5時30分止,累計學生確診人數是287人,較前一天272人增加15人。過去疫情最高峰時,學生確診人數曾經一天就增加47人,現在僅增15人,顯示疫情已經有所和緩。

    教育部表示,確診的287個學生中,大專院校生114人、高中生50人、國中生36人、國小生61人及幼兒園生26人。其中,本土案例277人,境外移入案例10人。

    面對校園疫情,全國產業總工會今天發布新聞稿說,學生確診人數越來越多,就是家人外出工作,將病毒帶回家讓家人被染疫所致,政府要求學生這段期間因家裡因素可到校,學校不得拒絕,但基層教師則越來越擔心這些學生恐將於無症狀情形下,將病毒帶去學校,負責照顧的基層老師,越來越處於高風險之狀態。

    基於保護學校教職員工和學生,全教產呼籲政府,目前政策應有所調整,畢竟命只有一條,大家都一樣。請行政院收回成命,基於保護校園安全,應暫停抗疫期間讓學生到校。
    more
  • 2021-05-31【全教產新聞稿】【學生染疫人數攀升,全教產呼籲政府:抗疫期間應調整政策,避免學生到校,以免造成學校破口】

    【1100531全國教育產業總工會新聞稿】
    【學生染疫人數攀升,全教產呼籲政府:抗疫期間應調整政策,避免學生到校,以免造成學校破口】


    ●新聞聯絡人:全國教育產業總工會理事長林碩杰


        110年5月18日教育部公告:「高中以下學生(含幼兒園)之家長因故無法在家照顧或學生無法進行居家學習者,學校(含幼兒園)仍應安排人力,提供學生到校學習、照顧及用餐。」110年5月25日教育部又通報:「高中以下學生(含幼兒園)之家長因故無法在家照顧或學生無法進行居家學習者,學校(含幼兒園)仍會安排人力,提供學生到校學習、照顧及用餐」。地方政府也配合中央政府,要求學校落實。

    中央政府口口聲聲喊超前部署喊了一年多,卻在連續放寬飛機機組人員隔離天數的政治凌駕專業之錯誤決策,造成防疫大破口,台灣還因此被時代雜誌(Time)譏笑為「全世界最會吹牛的防疫」,指揮中心眼見疫情嚴峻,在沒有超前部署的積極購買疫苗,也不普篩,也不理【全教產】建議的停班停課,卻只會甩鍋給基層教師去承擔被染疫的風險?

    目前學生確診人數越來越多,就是家人外出工作,將病毒帶回家讓家人被染疫所致,政府要求學生這段期間因家裡因素可到校,學校不得拒絕,但基層教師則越來越擔心這些學生恐將於無症狀情形下,將病毒帶去學校,負責照顧的基層老師,越來越處於高風險之狀態;更何況中央未接納去年【全教產】提出的建議,讓中小學教師優先施打疫苗,在此狀況下,基層老師更感到無助與恐懼。

    經查職業安全衛生法第6條:雇主對下列事項應有符合規定之必要安全衛生設備及措施:(十二)防止動物、植物或微生物等引起之危害。第30條:雇主不得使妊娠中之女性勞工從事下列危險性或有害性工作:(十三)處理或暴露於經中央主管機關規定具有致病或致死之微生物感染風險之工作。

    基於保護學校教職員工和學生,【全教產】嚴正呼籲政府,目前政策應有所調整,畢竟命只有一條,大家都一樣。請行政院收回成命,基於保護校園安全,應暫停抗疫期間讓學生到校。
    more
  • 2021-05-31【全教產新聞稿】【在COVID-19疫苗接種開放16歲以下兒童及少年施打之前,教師應列入優先施打順序!】

    【1100531全國教育產業總工會新聞稿】
    【在COVID-19疫苗接種開放16歲以下兒童及少年施打之前,教師應列入優先施打順序!】


    發稿單位/新聞聯絡人:
    全國教育產業總工會理事長 林碩杰


        日前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擬定10大類對象為接種對象,對象及優先順序為:醫事人員、中央及地方政府防疫人員、高接觸風險第一線工作人員、因特殊情形必要出國者、維持社會運作之必要人員、機構及社福照護系統之人(或)其受照顧者、維持國家安全正常運作之必要人員、65歲以上長者、可能增加感染及疾病嚴重風險之疾病風險族群、50–64歲成人...,卻獨漏中小學第一線基層教育人員!

        【全國教育產業總工會】表示,教育部校安中心統計4月20至5月27日我國學生確診人數,本土確診人數有229人,其中大專院校學生92人、高中42人、國中28人、國小45人、幼兒園22人,10名大專院校學生是境外移入。病毒不會選擇職業,在COVID-19疫苗接種尚未開放16歲以下兒童及少年施打,而中央疫情指揮中心的疫苗接種對象卻「獨漏」近20萬名中小學教師,可能使學校成為防疫破口。學生來自不同家庭、家長也有不同的工作,全部聚集到學校時,很有可能因為群聚造成防疫破口,而第一線基層教師除了每日的課程之外,又要負責繁複的防疫工作,所接觸的學生更多,一個中小學專任老師每週授課18~23節,如果科目是每週只上一節的,所接觸到的學生將近600人次,不但是高風險,一旦學生或老師其中一人遭確診,影響的範圍恐擴及全校師生!

        日本關西一家幼兒園,上個月(4月)發生英國變種病毒的群聚感染,短短9天之內,就有25個小朋友和老師確診,疑似是用餐時感染。NHK報導,「在幼兒園之類發生的群聚案例,這一年多全國就共有344件,而這當中1/3共111件,都是在變種病毒擴散後,這2個月內所發生。日本專家就建議,應讓老師盡快施打疫苗。國內,基隆市長林右昌也表示,應該要將教師等列入疫苗的優先施打對象。

        【全國教育產業總工會】表示,教育部沒有替第一線的基層教師爭取優先施打疫苗,是不顧學校師生的安全及受教權益,教育部應該為全國師生負起維護健康之責,防範疫情在校園中蔓延開來,而不是坐在辦公室吹冷氣發布停班不停學政策就好!
    more
  • 2021-05-29【聯合報】單日確診學生再增27人 大專校院確診學生人數破百

    單日確診學生再增27人 大專校院確診學生人數破百


    2021-05-29 10:44 聯合報 / 記者趙宥寧/台北即時報導
     

    國內疫情警戒升級,教育部今天公告最新確診學生數統計,全台確診學生已累計256例,比昨天新增27例,其中大專校院確診學生人數破百達104例,各教育階段確診人數皆有微幅上升。教育部表示,全國學生停止到校上課延至6月14日,線上教學視為正式課堂,也呼籲學生避免移動式的風險,務必落實在家遠距。

    根據教育部校安中心統計,自4月20日起截至昨日下午5時30分,目前全國確診學生人數共256人,包括大專校院104例、高中44例、國中30例、國小52例、幼兒園26例。其中有10個境外大專生確診案例,其餘246例都是本土案例。

    確診學生人數持續攀升,校園疫情持續惡化,全國教育產業總工會日前也發表聲明,呼籲政府下達「全國停班停課」令,讓公務機關維持一定辦公能量,其餘人員移動進行嚴格管控,否則無症狀感染者隨時會四處流竄,就連上班、上課地點都可變成群聚傳染之處,唯有全面「停班停課」才能有效管制人員移動,停止病毒擴散。
    more
  • 2021-05-27【中時新聞網】校園疫情惡化破200大關 單日增47生確診再創新高

    校園疫情惡化破200大關 單日增47生確診再創新高


    10:412021/05/27 中時 林志成
     

    校園疫情惡化,學生確診人數衝上200人。教育部公布最新統計數據,從4月20日到5月26日下午5時30分,共有210個學生確診,比前一天的163人大增47人,是近1個多月來增加最多的一次。其中本土案例200個,境外移入案例10個。

    教育部表示,在210個確診學生中,包括大專校院生84人、高中生38人、國中生23人、國小生43人及幼兒園生22人。而近來增加的都是本土案例,境外移入案例一直都維持在10個。
     
    全國教育產業總工會則發表聲明說,目前國內疫情仍舊不樂觀,若要解除第三級警戒狀態,以目前每天確診數量都在上百例以上,要在短期內恢復正常上班、上課的機率可說是微乎其微。

    全教產呼籲政府下達全國「停班停課」令,公務機關維持一定辦公能量,其餘人員移動進行嚴格管控,否則無症狀感染者隨時會四處流竄,上班上課地點都可變成群聚傳染之處,唯有「長痛不如短痛」全面「停班停課」令,且人員移動做有效管制,才能有效停止病毒不斷擴散。

    依目前狀況,師生都打過疫苗後,學校才可能恢復正常上課。疫苗相關事宜為指揮中心統籌規畫,但教育部表示,會視國內疫苗量能,向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適時提出建議,提供第一線校護與教職員工施打疫苗,使其有更完整保護力。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10527001804-260405?chdtv
    more
  • 2021-05-27【全教產新聞稿】【在疫情未見趨緩時刻,全教產呼籲政府:應全國「停班停課」,人員移動嚴格管控】

    【1100527全國教育產業總工會新聞稿】
    【在疫情未見趨緩時刻,全教產呼籲政府:應全國「停班停課」,人員移動嚴格管控】


    發稿單位/新聞聯絡人:
    全國教育產業總工會理事長 林碩杰


    「全教產新聞稿1100527」

        目前國內疫情仍舊不樂觀,若要解除第三級警戒狀態,以目前每天確診數量都在上百例以上,要在短期內恢復正常上班、上課的機率可說是微乎其微。

        國內在疫苗不充足、病床無法提供大量普篩所可能造成大量確診患者之情況下,【全教產】再次呼籲政府下達全國「停班停課」令,公務機關維持一定辦公能量,其餘人員移動進行嚴格管控,否則無症狀感染者隨時會四處流竄,上班上課地點都可變成群聚傳染之處,唯有「長痛不如短痛」全面「停班停課」令,且人員移動做有效管制,才能有效停止病毒不斷擴散。

        日前教育部已通令全國各高中職以下學校延長停課時間至6月14日止,離各校實施期末考試的時間不多,以目前的疫情發展是否能在6月15日以後就可以全面復學,令人難以樂觀。

        因此,【全教產】要呼籲教育部:
    一、高中職以下學校在校生的期末考應授權各任課老師自行採取多元評量,因為時間緊縮,不宜再進行統一命題的紙筆測驗。
    二、授權各任課老師自行調整期中、期末考、平時表現評量的占分比例。
    三、線上學習,應要求各縣市政府教育局(處)統籌較佳的攝影器材、教具等支援給各縣市國教輔導團,產出公播版課程,以提供基層老師搭配線上授課用。
    四、停課期間,教育部應更主動積極,提供平板等器材給弱勢學生使用,及籲請家長向電信業者申請臨時上網專案,讓學生均可自行居家做線上學習;避免學生到校學習,因為不斷的移動,在未知的情形下遭無症狀感染者傳染,增加學校教職員被感染的風險,一旦學校教職員染疫,勢必要全校教職員工居家管理,臨時尋覓代課老師恐也不易。
    more
  • 2021-05-25【聯合報】每天盯螢幕7小時!教師憂遠距學習劣化視力

    每天盯螢幕7小時!教師憂遠距學習劣化視力


    2021-05-25 11:25 聯合報 / 記者潘乃欣/台北即時報導
     

    全國高中以下學校的遠距學習邁入第二周,多個教師團體今天表示,許多學校一律採用同步線上教學,孩子一天盯著螢幕七個小時,恐劣化視力。有些孩子只有手機可用,小螢幕更傷眼。這恐違反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43條,超過合理時間持續使用電子類產品,有害身心健康。

    全國教育產業總工會表示他們接獲陳情,有學校不管任何科目,全部都求採用「同步線上教學」並線上點名,造成學生自起床後即依照學校原始課表,於線上緊盯著螢幕學習到傍晚,越來越多的學生反應眼睛整天看電腦很不舒服,已有許多憂心的家長深怕這波疫情結束後,孩子們的視力會嚴重惡化。有些孩子只有手機,螢幕更小,眼睛之健康更為堪慮。

    全教產說,部分教師指出自己連上兩節眼睛就已酸澀,孩子們一天七節、連體育課都得看螢幕,正值教師們忙碌於將各項教學課程上線之際,教育部應再加強致力於孩童視力之保健。學生長期使用3C產品,對視力的影響很大,因為眼睛是探索世界最重要的媒介,視力不良不只造成生活不便,也會使學習能力變差。

    新北市教育產業工會指出,目前新北市多所學校要求老師只採視訊直播一種方式進行線上教學,按原課表上課,上好上滿。這都違反教育部及教育局課程教學需以多元方式進行的規定。

    新北市教育產業工會說,教育部及教育局規定其實很寬鬆,例如將公視列為正式課程,可折抵上課時數,教育部並鼓勵學校老師及學生於停課期間觀看。新北教育局也有徵收第四台公用頻道,製作60集節目提供給學生觀看以及提供YouTube教學影片。
    more
  • 2021-05-25【全教產新聞稿】【請教育部要求各縣市於檢核線上教學實施方式時,務必落實教育部函示之多元教學方式,以減緩學生的視力惡化與老師壓力】

    【1100525全國教育產業總工會新聞稿】
    【請教育部要求各縣市於檢核線上教學實施方式時,務必落實教育部函示之多元教學方式,以減緩學生的視力惡化與老師壓力】


    發稿單位/新聞聯絡人:
    全國教育產業總工會理事長 林碩杰


    「全教產新聞稿1100525」

        因應國內疫情警戒升級,為降低群聚感染之風險,教育部宣布自110年5月19日(三)起至5月28日(五)止,全國各級學校及公私立幼兒園停止到校上課,且兒童課後照顧服務中心、補習班等各類教育機構亦同時配合停課,請所有學生停止前往在家學習。大專校院及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改採線上教學,學生居家遠端學習不到校,線上教學為正式課程,暑假期間不另行補課為原則。教師可採同步、非同步或混合線上教學方式,並善用各項數位學習工具及影片等資源。

        縮短每節看螢幕的時間是很根本之做法

        【全教產】接獲陳情,有學校不管任何科目,全部都求採用【同步線上教學】的方式並【線上點名】,造成學生自起床後即依照學校原始課表,於線上緊盯著螢幕學習到傍晚,越來越多的學生反應眼睛整天看電腦很不舒服,已有許多憂心的家長深怕這波疫情結束後,孩子們的視力會嚴重惡化。尤其,有些孩子只有手機,螢幕更小,眼睛之健康更為堪慮!部分教師亦指出自己連上二節眼睛就已酸澀,孩子們一天七節、連體育課都得看螢幕,正值教師們忙碌於將各項教學課程上線之際,教育部應再加強致力於孩童視力之保健。學生(青少年)長期使用3C產品對視力的影響很大,因為眼睛是探索世界最重要的媒介,視力不良不只造成生活不便,也會使學習能力變差。

        針對學校檢核教師線上教學方式,有少數學校就是要跟教育部及教育局的規定不一樣,嚴格要求老師必須將學生的作業截圖,在線上批改作業後,還要把所有資料儲存起來,供作檢核,不只增加老師的壓力,對老師的視力造成極大的傷害,此種官方思維並非站在學生立場思考,而是針對老師「防弊」。基層教師表示,線上教學造成每天工作超過15個小時!除了線上教學之外,還要回覆學校賴群組裡面的訊息、個別回覆學生的訊息、批改功課、備課丶研究視訊技巧、練習視訊操作更順暢等,消耗大量家庭時間,連自己的孩子都無法兼顧了。

       教育部應要求學校在實施線上教學時,降低長期使用3C產品對學生的視力之影響,且落實多元教學方式,從寬處理,這樣對學生視力健康、受教品質,方得兼顧。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