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5-10【全教產新聞稿】 【教育部:「教師風險較低,暫不放寬請防疫假」】 【全教產:應修正腦殘政策】
【教育部:「教師風險較低,暫不放寬請防疫假」】
【全教產:應修正腦殘政策】
發稿單位/新聞聯絡人:全國教育產業總工會理事長 林碩杰
教育部日前公布新的防疫停課標準,國高中班上有確診者不再全班停課,改匡列確診者周圍九宮格實施防疫假,但這項作法引發各界不滿;由於學生於下課、午休、體育課等時段,均會移動,九宮格範圍內學生未必風險最高,九宮格匡列法的確不切實際,將產生大量漏網之魚,又是腦殘政策一個。也因此,台中市市長盧秀燕不甩中央九宮格政策,改為國高中確診停課標準比照國小全班暫停實體課程3天。
【全教產】亦接獲新北市會員指出新北市防疫假新規定QA一覽表(111.05.09)指出:「教師風險較低,暫不放寬請防疫假。」
【全教產】發現衛福部及地方政府向來認為教師風險較低,所以出現了「學生有公費流感疫苗、老師沒有」、「快打站醫事人員有事先打疫苗、同屬快打站工作人員的老師沒有」等異象,如今又出現「教師風險較低,暫不放寬請防疫假」之規定,新北市基層老師指出:教師也是高風險群好嗎!?教師真的是沒有人權,難道政府以為老師是超人,不會被傳染,老師每天在第一線與學生面對面互動,到底有何科學根據說老師風險低呢?
九宮格學生若位於最前排,或確診學生根本就位於最前排,老師就應屬密切接觸範疇,更遑論老師當面個別指導之風險了。
當有大量學生連署反「九宮格停課制」,教育部馬上回應:非屬於確診者班級的座位「九宮格」學生,但仍與確診者有密切接觸者,家長若有相關疑慮,可基於防疫目的為子女請假,由學校個案認定並給予防疫假,不納入出缺勤紀錄,也不會扣學業成績評量。【全教產】質疑:「那老師呢?」
【全教產】呼籲教育部立即調整九宮格匡列作法,並放寬老師和學生防疫假之認定。
2022-05-10【全教產新聞稿】 【教育部:「教師風險較低,暫不放寬請防疫假」】 【全教產:應修正腦殘政策】
-
2022-05-09【自由時報】花蓮招國文老師考英文 全教產:如同招西醫考中醫
花蓮招國文老師考英文
全教產:如同招西醫考中醫
2022/05/09 11:31 〔記者林曉雲/台北報導〕
花蓮縣111學年度國中、國小及幼兒園教師甄試下週報名,國文老師初試筆試不考國文考英文,且複試佔30%的口試必須「全英語問答」,引發多位縣議員批評。全國教育產業總工會今發聲明,呼籲花蓮縣教育處懸崖勒馬,停止戕害學生。
理事長林碩杰表示,英語教育莫名其妙成為第一線教育的全部,不管什麼科目都希望老師能用英語教學,也不管這種方式對學生學習是否弊大於利,今年花蓮縣國文教師甄選,不考國文考英文,堪稱亂象中教科書級別的經典。
林碩杰表示,花蓮縣此次國文教甄做法,等同於用西醫婦產科醫生的指標召募未來要執行中醫任務的醫生,若花蓮縣教育處一意孤行,造成學生學習權益受損,學校將不斷接到家長投訴、召開校事會議,早已困窘的校園行政人力與教育資源被耗損在調查及輔導不適任教師上是可預見的情況。
全教產呼籲花蓮縣教育處懸崖勒馬,以孩子的受教權為優先考量,務實地以正確的標準,幫孩子召募到有能力執行國語文領綱之教師,才能真正讓花蓮縣的孩子享有優質的國語文教育,孩子的學習資源有限,若再讓孩子的學習資源為花蓮縣錯誤的教甄政策買單,花蓮縣孩子的教育品質將雪上加霜。
教育處代理處長翁書敏日前回應本報說明,報考國文老師原有國文科教師證,具備國文科專業知能,且複試的教學演示也有考國文本科的專業科目,因此才在筆試加考英文,簡章科目比重調整則會再研議。
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3920116
2022-05-09【自由時報】花蓮招國文老師考英文 全教產:如同招西醫考中醫
-
2022-05-09【全教產新聞稿】 【花蓮縣國文教師甄試「不考國文考英文」】 【全教產:請花蓮縣教育處停止戕害學生,召募能執行課綱任務的老師】
【花蓮縣國文教師甄試「不考國文考英文」】
【全教產:請花蓮縣教育處停止戕害學生,召募能執行課綱任務的老師】
發稿單位/新聞聯絡人:全國教育產業總工會理事長 林碩杰
自教育部以「走向世界」為名推動雙語教育(註:其實是英語教育)後,不少縣市的教育方針就亂了套,英語教育莫名其妙成為第一線教育的全部,不管什麼科目都希望老師能用英語教學,也不管這種方式對學生學習是否弊大於利。今年花蓮縣國文教師甄選,不考國文考英文,堪稱教育部推動的「雙語教育」亂象中教科書級別的經典。
對於花蓮縣的國文教甄亂象,【全國教育產業總工會】認為,花蓮縣教育處應懸崖勒馬,以孩子的受教權為優先考量,務實地以正確的標準,幫孩子召募到有能力執行國語文領綱之教師,才能真正讓花蓮縣的孩子享有優質的國語文教育。
不知道花蓮縣教育處是否清楚自己是地方教育政策的制定及執行單位,而其成員擁有「政策專業」知能是非常重要的。
從本次花蓮縣國中國文教甄不考國文考英文的荒誕作為,在在凸顯花蓮縣教育處「政策專業」的嚴重欠缺。如果花蓮縣教育處是擁有「政策專業」的教育主管機關,就應該知道,教育政策是一組政策,教甄是這組政策中非常重要的一環。整組政策的執行就像下棋,一步走錯滿盤皆輸。
花蓮縣今年的國文教甄讓全國看到,該縣教育處在制定教甄政策時,不僅未盯緊花蓮縣整體教育發展需求,甚而嘩眾取寵、漠視學生國語文教育需要的師資專長。當知,這樣一步走錯,恐難以幫孩子召募到能執行國語文領綱的老師,還會輸掉整個花蓮縣的教育。
花蓮縣這荒腔走板的國文教甄,更為未來學校要不斷開校事會議及處理「教學不力或不能勝任工作」的不適任教師埋下伏筆。
由於花蓮縣此次國文教甄的做法,等同於用西醫婦產科醫生的指標召募未來要執行中醫任務的醫生,所以,若花蓮縣教育處一意孤行,造成學生學習權益受損,學校將不斷接到家長投訴、召開校事會議;早已困窘的校園行政人力與教育資源被耗損在調查及輔導不適任教師上,是可預見的。於是,花蓮縣孩子的教育資源就要不停地為不當的教甄政策買單。最可悲的是,上述亂象的始作俑者是花蓮縣教育處。
為此,【全國教育產業總工會】呼籲花蓮縣教育處懸崖勒馬,廢止用考英文召募國文老師的指標。孩子需要的是確實有能力執行國語文領綱的老師,而不是參與教甄能用全英語表達卻不知其國文授課能力究竟如何的老師。孩子的學習資源有限,若再讓孩子的學習資源為花蓮縣錯誤的教甄政策買單,花蓮縣孩子的教育品質將雪上加霜。
【全國教育產業總工會】為花蓮縣孩子的受教權請命!!!
2022-05-09【全教產新聞稿】 【花蓮縣國文教師甄試「不考國文考英文」】 【全教產:請花蓮縣教育處停止戕害學生,召募能執行課綱任務的老師】
-
2022-04-29【聯合新聞網】遠距教學 教部:應都發鐘點費
遠距教學 教部:應都發鐘點費
2022-04-29 00:44 聯合報 / 記者許維寧、游昊耘/台北報導
本土病例飆升,各地停課政策滾動修正致教學現場混亂。全國教育產業總工會理事長林碩杰昨說,教育部日前發函說,教師居家隔離可採遠距教學,學校可指派合作教師協助學生教室現場秩序,但有教師反映,各校逕自解讀鐘點費僅能支付現場合作教師,導致領取鐘點費的本土語、新住民語等支援教師及代課教師,在家遠距教學形同做功德。
林碩杰說,鐘點教師報酬靠每堂課累積,教育部應與地方教育局協調,讓線上教學的教師、現場合作教師都可獲鐘點費。國教署昨回應,教師遠距教學屬正常出勤,待遇仍照原薪支給,現場協助教師亦可依相關規定支給鐘點費。
全國高級中等學校教育產業工會秘書長許麗吉說,大家都第一次聽到「合作教師」,合作教師員額何來?細節全無。台北市成淵高中數學科老師陳正鴻直說「教育部太不了解現場困境」,超鐘點沒解決,教師課表被塞滿,同科教師幾乎不可能擔任合作教師,推斷最後只能找教官、校安人員管理秩序。
全教產還說,另接獲多位教師反映,學校於下班後臨時通知隔天預防性停課,且要教師隔天不可入校且要先快篩,卻被人事室要求請事、病假,連縣市教育局人事室也指目前的確無適當假別。國教署說,學校預防性停課,教師若非確診或密切接觸者,並無適用防疫相關假別;如學校彈性規畫線上教學,無涉教師請假事宜。
此外,新課綱上路後高中跑班多,內壢高中教師高孟琳說,日前該校某班級因一名學生確診停課,但匡列人數包含高一到高三上百名學生,光是防堵疫情就讓學校疲於奔命。
https://udn.com/news/story/6885/6275163
2022-04-29【聯合新聞網】遠距教學 教部:應都發鐘點費
-
2022-04-28【中時新聞網】疫情校園亂象頻傳 教團控:居隔教師還得線上監考
疫情校園亂象頻傳
教團控:居隔教師還得線上監考
2022/04/28 13:43 中時 李侑珊
受疫情影響,不少學校改採遠距教學,不過教團指出,各縣市、各校的校園防疫措施不一,像是有學校停課後,要求教師快篩,卻被要求請事病假,另外還有教師已在居家隔離,還要線上監考,教育現場亂成一團,要求教育部研擬措施,維護教師權益。
全國教育產業總工會(以下簡稱全教產)表示,近日接獲基層教師反映,有學校在下班後,臨時通知隔天預防性停課,要求教師隔天不可入校,且要先去快篩,但教師卻被人事主任要求請事病假,該縣市教育局人事室也回應的確無適當假別。
另外則是還有某縣市體健科教師在家進行遠距教學,但督學要求在校遠距教學;另外還有學校要求居隔老師,要從線上監考學生考試。全教產痛批:「基層老師已被搞得無所適從、焦頭爛額!」
全教產提到,依照國教署在4月20日發布的〈臺教國署人字第1110052438號函〉指出:「課務得由學校以遠距教學、調課方式處理或由學校進行課務排代;採遠距教學者,得比照高級中等學校跨校選修或預修課程數位遠距教學實施要點,排定教師擔任數位遠距教學科目之合作教師,協助班級經營、秩序維護、課程輔助、設備或系統操作,以維持有效教學。國民中學及國民小學得比照前揭規定辦理。」
全教產指出,依照上述公文內容,教師可採遠距教學,並由學校排定另一教師於教室現場協助,但目前各校解讀為鐘點費必需支付給現場協助教師,而遠距上課教師,上課後並無鐘點費可領,這實在有損鐘點教師之權利,尤其是本土語言及族語支援教師將面臨沒有收入的困境,地方教育局處不敢造次,只能等教育部通知才能辦理。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20428002917-260405?chdtv
2022-04-28【中時新聞網】疫情校園亂象頻傳 教團控:居隔教師還得線上監考
-
2022-04-28【全教產新聞稿】 【鐘點教師遠距教學=做功德?】 【全教產:大家都在等教育部明天過後的「超前部署」?】
【1110428全國教育產業總工會新聞稿】
【鐘點教師遠距教學=做功德?】
【全教產:大家都在等教育部明天過後的「超前部署」?】
發稿單位/新聞聯絡人:
全國教育產業總工會理事長 林碩杰
【全教產】接獲基層教師反應,教育部日前發出有關教師居家隔離,學生在校上課之函釋,造成鐘點教師有付出勞務、卻無相對報酬之窘境。
經查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111年4月20日臺教國署人字第1110052438號函說明三之(二)教師居家隔離,學生在校上課:「課務得由學校以遠距教學、調課方式處理或由學校進行課務排代;採遠距教學者,得比照高級中等學校跨校選修或預修課程數位遠距教學實施要點,排定教師擔任數位遠距教學科目之合作教師,協助班級經營、秩序維護、課程輔助、設備或系統操作,以維持有效教學。國民中學及國民小學得比照前揭規定辦理。」
函中寫明教師可採遠距教學,並由學校排定另一教師於教室現場協助;但是目前各校解讀為鐘點費必需支付給現場協助教師,而遠距上課教師,上課後並無鐘點費可領,這實在有損鐘點教師之權利,尤其是本土語言及族語支援教師將成為0收入教師,而地方教育局處不敢造次,只能等教育部明天過後的「超前部署」。
近日,多所學校教師表示學校於下班後臨時通知隔天預防性停課,要求教師隔天不可入校且要先去快篩,但教師卻被人事主任要求請事病假,教育局人事室也表示目前的確無適當假別,也在等教育部明天過後的「超前部署」。
目前各縣市許多校園防疫措施不一、亂成一團,某縣市體健科表示教師可在家遠距教學、但督學要求在校遠距教學,另外還有學校要求居隔老師,要從線上監考學生考試,基層老師已被搞得無所適從、焦頭爛額!
請問部長在哪裡?基層老師在等您的「超前部署」。
2022-04-28【全教產新聞稿】 【鐘點教師遠距教學=做功德?】 【全教產:大家都在等教育部明天過後的「超前部署」?】
-
2022-04-28【全教產 公聽會會後新聞稿】 【銓敘部周志宏部長:112新基金不會二次年改?】 【全教產:但舊退撫基金面臨「類年改」】
【1110428全國教育產業總工會 公聽會會後新聞稿】
【銓敘部周志宏部長:112新基金不會二次年改?】
【全教產:但舊退撫基金面臨「類年改」】
發稿單位/新聞聯絡人:
全國教育產業總工會理事長 林碩杰
依據行政院版本,明年7月起初任公教人員適用112退撫新制,由現行「確定給付制」改為「確定提撥制」,並設立個人專戶。112新制攸關將來新進人員的晚年退休生活是否有保障的,但【全教產】表示112退撫新制真正的利害關係人(基金參加人員)還沒產生,84年公教人員退撫制度由恩給制改為儲金制,84年公教人員(利害關係人)對於制度變革沒有選擇權,如今112退撫新制的利害關係人對於制度變革竟亦無選擇權。
公務人員退休資遣撫卹法第 93 條:「中華民國一百十二年七月一日以後初任公務人員者,其退撫制度由主管機關重行建立,並另以法律定之。」及公立學校教職員退休資遣撫卹條例第 98 條:「中華民國一百十二年七月一日以後初任教職員者,其退撫制度由主管機關重行建立,並另以法律定之。」並未指定要改為「確定提撥制」,但行政院要直接決定他們的退休生活?行政院版的「確定提撥制」真的比較好嗎?
潘文忠部長公開指出,新制將採個人專戶的確定提撥制,根據精算,在投資收益率4%前提下,未來退休年資25年的大專教授退休每月所得約為6萬2145元,相同年資的中小學教師退休約為5萬2628元。
經查5萬2628元乃包括112退撫的36246元及公保16382元。【全教產】表示112退撫的36246元屬「確定提撥制」,但同樣25年年資「確定給付制」月退卻是41648元,「確定提撥制」每月月退休金竟低於「確定給付制」,行政院版的「確定提撥制」真的比較好嗎?
此外,號稱投資收益率4%的行政院版「確定提撥制」之提撥率達15%,遠高於私校的12%,其投資收益率卻不如私校退撫。行政院版的「確定提撥制」真的比較好嗎?
【全教產】表示由於112新制退撫儲金之運用、經營及管理等業務仍歸舊的管理委員會,據基層老師反應,其管理經驗及績效卻遠不如國際普遍可達到的7%投資收益率,而國內具有管理經驗及較佳績效的也僅有「私立學校教職員工退休撫卹基金管理委員會」,因此【全教產】認為公立學校退撫基金管理委員會應另外成立,並改變目前由政府管理、缺乏利害關係人參與管理之「異相」,至少要納入全國性教育工會聯合組織之代表或由參與基金之全國教職員普選產生代表。
舊退撫基金面臨「類年改」
由於112年7月起新進公教人員將加入112新制(新基金),「舊退撫基金」從此不再有新進人員繳錢入庫,而老一輩人員又陸續退休,「舊退撫基金」面臨雪上加霜之境,必將提早用罄,恐將面臨「類年改」;尤其行政院版「公立學校教職員退休資遣撫卹條例」第九十八條僅要撥補:新退撫制度之建立,「致退撫基金用罄年度提前之財務缺口」。
【全教產】表示,只有撥補4年、5年? 真的夠嗎?政府至少應比照軍人撥補並確保不再降低給付率及延後退休年齡。
【全教產】表示「舊退撫基金」需要的是積極有效的經營及保障,尤其要與通貨膨脹接軌,避免退休人員淪落為下流老人,而不是再年改或「類年改」;106年有某團體號稱可以永續經營、年輕人不白繳、領得到,而站在政府那邊贊成年改、另立新基金,而事實上眼前112新基金本身所造成的效應就是「類年改」,該團體是要如何面對這些人呢?
【全教產】表示「舊制度最後入土為安者」之權益,應是政府未來需積極務實地去促進與保障的工作。
2022-04-28【全教產 公聽會會後新聞稿】 【銓敘部周志宏部長:112新基金不會二次年改?】 【全教產:但舊退撫基金面臨「類年改」】
-
2022-04-19【中時新聞網】退撫基金延2051年用罄 全教產籲撥補
退撫基金延2051年用罄
全教產籲撥補
2022/04/19 04:10 中國時報 林志成
銓敘部長周志宏日前於立法院公開表示,年改後現制退撫基金用罄年限延後到2051年。不過全國教育產業總工會昨指出,現年29歲現職教師於58歲退休時恰好是2051年,也就是說29歲(含)以下現職教師依法定年齡退休時,退撫基金洽用罄,這些教師面臨的是「沒有明天的退休生活。」
全教產表示,明年7月起新進公教人員將加入112新制(新基金),「舊退撫基金」不再有新進人員繳錢入庫,而老一輩人員又陸續退休,「舊退撫基金」雪上加霜,必將提早用罄,恐將面臨再年改。
全教產主張,除了「公務人員退休資遣撫卹法」需修正外,「公務人員退休撫卹基金管理條例」也應一併增修,包括依退撫基金每3年精算報告所顯示應達成之最低相對投資報酬率之最低收益,若未達成,政府應於當年度編列預算,並於次年撥補完成,也就是說過去的收益不足,政府應迅速撥補,而非只撥補舊退撫基金用罄年度提前之財務缺口。
全教產指出,明年將實施新基金,卻發現「舊退撫基金」的參加基金人員可能領不到。112新制適用對象不包含已退休和現職人員,若政府不及時撥補,「舊退撫基金」參加人員到時真的會領不到,過著沒有明天的退休生活。
教育部「國民中小學教師編制及合理教學負荷」研究報告提到:「未來新進教師走向退撫確定提撥制,同時減少專任員額,運用比較便宜的多元人力,以增加國內中小學的教育支援人力。」全教產認為,新制所採取的確定提撥制是不是政府省錢辦教育的其中一環,應該講明白說清楚,讓社會大眾公評。
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220419000496-260114?chdtv
全國教育產業總工會(全教產)理事長林碩杰(中)、幹部譚偉明(右)、台中市教育產業工會理事長卓奕宏(左)18日召開記者會,指銓敘部長周志宏日前表示,
年改後現制退撫基金用罄年限延到2051年,形同公開認證一定會破產,讓現年29歲以下的現職教師未來依法定年齡退休時,退撫基金剛好用罄,面臨沒有明天的退休生活。(黃世麒攝)
2022-04-19【中時新聞網】退撫基金延2051年用罄 全教產籲撥補
-
2022-04-18【工商時報】退撫基金用罄年限延到2051年 這些老師慘
退撫基金用罄年限延到2051年 這些老師慘
工商時報 數位編輯 2022.04.18 (中時 林志成)
銓敘部長周志宏日前於立法院公開表示,年改後現制退撫基金用罄年限已延後到2051年。全國教育產業總工會今天表示,現年29歲現職教師於58歲那一年退休時恰好是2051年,也就是說29歲(含)以下的現職教師依法定年齡退休時,退撫基金洽用罄,這些教師面臨的是沒有明天的退休生活。
全教產表示,112年7月起新進公教人員將加入112新制(新基金),「舊退撫基金」從此不再有新進人員繳錢入庫,而老一輩人員又陸續退休,「舊退撫基金」面臨雪上加霜之境,必將提早用罄,恐將面臨再年改。
全教產主張,除了「公務人員退休資遣撫卹法」需修正外,「公務人員退休撫卹基金管理條例」也應一併增修,包括依退撫基金每3年精算報告所顯示應達成之最低相對投資報酬率之最低收益,若未達成,政府應於當年度編列預算,並於次年撥補完成,也就是說過去的收益不足暨未提存負債,政府應迅速撥補,而非只撥補舊退撫基金用罄年度提前之財務缺口。
全教產指出,112年將實施新基金,卻發現「舊退撫基金」的參加基金人員可能領不到。112新制適用對象不包含已退休和現職人員,若政府不及時撥補,「舊退撫基金」參加人員到時真的會領不到,過著沒有明天的退休生活。
新制所規畫採取的確定提撥制其來有自,教育部「國民中小學教師編制及合理教學負荷」研究報告提到:「我們建議採取不同的策略:不直接減少現有教師的薪水,而是使未來的新進教師走向退撫確定提撥制,同時減少專任員額,運用比較便宜的多元人力,以增加國內中小學的教育支援人力。」
全教產認為,照教育部的說法,新制所採取的確定提撥制是不是政府省錢辦教育的其中一環,應該講明白說清楚,讓社為大眾公評。
https://ctee.com.tw/news/policy/628921.html
2022-04-18【工商時報】退撫基金用罄年限延到2051年 這些老師慘
-
2022-04-18【全教產新聞稿】【銓敘部周志宏部長:年改後現制退撫基金用罄年限延到2051年】 【全教產:部長認證現年29歲教師58歲退休時沒有明天】
【1110418全國教育產業總工會新聞稿】
【銓敘部周志宏部長:年改後現制退撫基金用罄年限延到2051年】
【全教產:部長認證現年29歲教師58歲退休時沒有明天】
發稿單位/新聞聯絡人:
全國教育產業總工會理事長 林碩杰
4月11日銓敘部周志宏部長於立法院公開表示,年改後現制退撫基金用罄年限已延後到2051年。
【全教產】表示,這是部長公開認證,經過推算現年29歲的現職教師於58歲那一年退休時恰好是2051年,也就是說29歲(含)以下的現職教師依法定年齡退休時,退撫基金洽用罄,這些教師面臨的是沒有明天的退休生活。
周志宏部長表示,新制與舊制切割,新制採取的個人帳戶未來不再需要年改;但是部長沒說的是「舊退撫基金」處理不好的話,未來一定要再年改。【全教產】表示,112年7月起新進公教人員將加入112新制(新基金),「舊退撫基金」從此不再有新進人員繳錢入庫,而老一輩人員又陸續退休,「舊退撫基金」面臨雪上加霜之境,必將提早用罄,恐將面臨再年改。
雖然行政院版「公立學校教職員退休資遣撫卹條例第九十八條擬增修:中華民國一百十二年七月一日以後初任教職員者,其退撫制度由主管機關重行建立,並另以法律定之。前項退撫制度之建立,致退撫基金用罄年度提前之財務缺口,由政府依退撫基金財務精算結果,自前項退撫制度實施之日起,分年編列預算撥款補助之。
但是【全教產】表示,除了「公務人員退休資遣撫卹法」需修正外,「公務人員退休撫卹基金管理條例」也應一併增修,包括依退撫基金每三年精算報告所顯示應達成之最低相對投資報酬率之最低收益,若未達成,政府應於當年度編列預算,並於次年撥補完成,也就是說過去的收益不足暨未提存負債,政府應迅速撥補,而非只撥補舊退撫基金用罄年度提前之財務缺口。
周志宏部長又指出,過去退撫基金因提撥費率不足,以致出現財務問題,新制採取確定提撥制,不僅可以解決過去遺留下來的問題,也可以讓未來公務員更有保障。【全教產】反駁並表示「舊退撫基金」主要是其收益長年均未達精算報告設定之標準,方才造就了106年的年改,當年有某單位竟大喊說是為了要讓年輕人領得到退休金;如今112年新基金將成真,卻發現竟是「舊退撫基金」的參加基金人員可能領不到。112新制(新基金)適用對象不包含已退休和現職人員,但是【全教產】指出若政府不及時撥補,「舊退撫基金」參加人員到時真的會領不到,過著沒有明天的退休生活。
新制所規劃採取的確定提撥制其來有自,依據教育部「國民中小學教師編制及合理教學負荷」規劃專案研究報告(http://www.ntpta.org.tw/filedown/file6.htm) 的第二章第一節「中小學人力重整的主要方向」中,提到了與美國的教育人力配置比較,結論是:「我們建議採取不同的策略:不直接減少現有教師的薪水,而是使未來的新進教師走向退撫確定提撥制,同時減少專任員額,運用比較便宜的多元人力,以增加國內中小學的教育支援人力。」「所以修改學校教職員退修條例,使新進教師的退撫走向確定提撥制,而其每月的聘任成本能夠產生適度的回降,此即避免教師人力晉用產生堵塞的重大關鍵。」也就是說,確定提撥制其實是政府省錢辦教育的其中一環,政府應講明白說清楚。
2022-04-18【全教產新聞稿】【銓敘部周志宏部長:年改後現制退撫基金用罄年限延到2051年】 【全教產:部長認證現年29歲教師58歲退休時沒有明天】
-
2022-04-14【中央社】停課標準調整 全教產籲提供12歲以下學童快篩
停課標準調整
全教產籲提供12歲以下學童快篩
2022/4/14 11:43 (中央社記者陳至中台北14日電)
教育部12日宣布新的COVID-19疫情停課標準,外界擔心國小學童未打疫苗,承受較大風險。全國教育產業總工會今天呼籲,政府應提供公費快篩給12歲以下學童,減輕家長負擔。
中小學停課標準原本是1校有2班師生確診COVID-19(2019年冠狀病毒疾病),全校停課。教育部12日宣布新的標準,改為有1/3以上班級或10班以上停課,才全校停課。
上述標準引起質疑聲浪,例如雲林縣長張麗善就認為,12歲以下國小及幼兒園學童未打疫苗,承受風險太大,不願跟進中央的新標準。教育部長潘文忠則強調會組成「暫停實體課程實施應變小組」,個別縣市或學校如有特殊考量,可透過應變小組討論。
全國教育產業總工會(全教產)今天發出新聞稿,認為12歲以下兒童完全沒有打疫苗,且易有日常衛生習慣不佳、自制力不足等狀況,一旦確診,傳染速度恐無法控制。
全教產理事長林碩杰接受中央社電訪指出,12歲以下學生不能打疫苗是政府政策,並非學生或家長的決定,目前只能透過快篩,把疫情拒於校門外。呼籲政府全額補助快篩費用,減輕家長的負擔。
林碩杰並指出,教育部去年以1名學生新台幣100元設算經費給縣市、學校購買防疫物資,包括快篩試劑、用餐隔板、備用口罩、消毒酒精等。很多學校早已用光經費,必須靠縣市另外補貼,甚至是家長會自行募款。
林碩杰表示,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應評估疫苗效力、副作用,提供12歲以下學童適合的疫苗。如果還是不開放,就應考慮提供公費快篩。中央社記者詢問教育部,截至上午11時20分為止,尚未取得回應。
https://www.cna.com.tw/news/ahel/202204140099.aspx
2022-04-14【中央社】停課標準調整 全教產籲提供12歲以下學童快篩
-
2022-04-14【全教產新聞稿】 【兩位阿忠(中)部長:12歲以下學童還不能打疫苗耶!疫情大爆發,放寬停課標準和安心教學上課,總要有完善的配套吧?】 【全教產主張:教育部應馬上提供公費快篩予12歲以下學童 確保校園安全】
【1110414全國教育產業總工會新聞稿】
【兩位阿忠(中)部長:12歲以下學童還不能打疫苗耶!疫情大爆發,放寬停課標準和安心教學上課,總要有完善的配套吧?】
【全教產主張:教育部應馬上提供公費快篩予12歲以下學童 確保校園安全】
發稿單位/新聞聯絡人:
全國教育產業總工會理事長 林碩杰
教育部12日公布新停課標準,學校有1/3以上的班級或有10班以上師生確診才會停課,新標準過鬆引起反彈,已至少三個縣市首長表態不跟進。
12歲以下的兒童完全沒打疫苗,一旦確診,其傳染速度恐無法控制;去年開學前,教育部規定學校工作人員進入校園應完成疫苗第一劑接種且滿14日,或首次服務前應提供3日內抗原快篩或PCR檢測陰性證明,之後每7日進行1次抗原快篩或PCR檢驗;如今12歲以下的學生未打疫苗並非學生或家長所願,且由於其日常衛生習慣不佳、自制力不足,眼前恐唯有透過快篩來防堵疫情擴散,若無快篩或快篩未過者禁入校園,才能把疫情拒於校門外;且至少每7日進行1次抗原快篩,嚴重地區甚至該日日快篩。
快篩費用應由政府全額補助,而不是部分補助,否則這筆費用對於家長而言,將是沉重負擔。
教育部於去年以一名學生100元預算設算經費給地方及學校以購買用餐隔板、快篩試劑、備用口罩及消毒用酒精等防疫物資,如今經費應已用罄,教育部應迅速補充設算經費予地方及學校以提供公費快篩予12歲以下的學生。
國內確診人數天天增加,如何讓家長放心、學生安心上學呢?教育部趕快實施12歲以下學生公費快篩吧。
2022-04-14【全教產新聞稿】 【兩位阿忠(中)部長:12歲以下學童還不能打疫苗耶!疫情大爆發,放寬停課標準和安心教學上課,總要有完善的配套吧?】 【全教產主張:教育部應馬上提供公費快篩予12歲以下學童 確保校園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