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6-11【自由時報】教育部要求學校成立醫護志工團 全教產呼籲政府出資讓專業的來
教育部要求學校成立醫護志工團
全教產呼籲政府出資讓專業的來
2022/06/11 16:56 記者林曉雲/台北報導
中央流行指揮中心針對醫院祭出每天5000元,以聘請護佐照顧確診病患,全國教育產業總工會今發聲明指出,教育部國教署僅發函給學校,要以每天零元的不花錢方式,成立「醫護志工團」服務確診師生,理事長林碩杰說,中小學從口罩志工、酒精志工、量額溫志工、快打站志工,到最近的快篩志工,學校教職員工及家長志工們做功德已經很久了。
林碩杰表示,據媒體報導,指揮中心針對醫院祭出每天新台幣5000元津貼,補助醫院聘請護佐,進入專責病房照顧確診患者。
林碩杰說,但對照教育部國教署,日前發函要求學校邀請具醫護背景的家長或志工組成「醫護志工團」,服務確診、快篩陽性和居家隔離的師生,並由學校教師會代表提供授課方式調整及教師請假等以提供相關諮詢服務,同時也要學校組成「關懷小組」,針對確診教職員工生提供防疫物資、代領代送防疫物資等服務。
林碩杰表示,中小學從口罩志工、酒精志工、量額溫志工、快打站志工,到最近的快篩志工,已做功德很久了,甚至有基層老師反應已成快篩大富翁,好像在開藥局發快篩,國教署不僅將學校當成「類醫療單位」,更要免費志工進行各項防疫工作,但這些卻都跟教學無關。
全教產呼籲政府出資招募具醫療背景或是退休醫護人員,按實際出勤支付津貼,且要給裝備、辦保險,以防相關人員因此染疫。林碩杰說,尤其是非市區型學校是很難找到志工,部分學校更是長期找不到交通導護志工,醫護志工恐怕更難,到最後做功德的都會是學校老師。
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3957128
2022-06-11【自由時報】教育部要求學校成立醫護志工團 全教產呼籲政府出資讓專業的來
-
2022-06-11【全教產新聞稿】【指揮中心:每天5000元聘請護佐照顧確診病患】 【國教署:每天0元組「醫護志工團」服務確診師生】 【全教產:報告署長,學校已做功德很久了】
【指揮中心:每天5000元聘請護佐照顧確診病患】
【國教署:每天0元組「醫護志工團」服務確診師生】
【全教產:報告署長,學校已做功德很久了】
發稿單位/新聞聯絡人:全國教育產業總工會理事長 林碩杰
據媒體日昨報導,指揮中心針對醫院祭出每天新台幣5000元津貼,補助醫院聘請護佐,進入專責病房照顧確診患者。
但是國教署日前發函(臺教國署學字第1110065758號函)要求學校邀請具醫護背景的家長或志工組成「醫護志工團」,服務確診、快篩陽性和居家隔離的師生;並由學校教師會代表提供授課方式調整及教師請假等以提供相關諮詢服務。
同時也要學校組成「關懷小組」,針對確診教職員工生提供防疫物資、代領代送防疫物資等服務。
事實上,中小學從口罩志工、酒精志工、量額溫志工、快打站志工,到最近的快篩志工,已做功德很久了,甚至有基層老師最近表示已成快篩大富翁,好像在開藥局發快篩。基層教師也表示,國教署不僅將學校當成「類醫療單位」,更要免費志工進行各項防疫工作,但這些卻都跟教學無關。
【全教產】表示政府應出資招募具醫療背景或是退休醫護人員,按實際出勤支付津貼,且要給裝備、辦保險,以防相關人員因此染疫,尤其是非市區型學校是很難找到志工的;另有基層教師反應,學校長期已找不到交通導護志工了,所謂醫護志工可能就更難了,到最後,做功德的都是學校老師。
2022-06-11【全教產新聞稿】【指揮中心:每天5000元聘請護佐照顧確診病患】 【國教署:每天0元組「醫護志工團」服務確診師生】 【全教產:報告署長,學校已做功德很久了】
-
2022-06-08【苦勞網】 人事行政總處提前16天調整上班日 受僱者權益呢?全教產:應有配套
人事行政總處提前16天調整上班日 受僱者權益呢?
全教產:應有配套
2022/06/08 資料來源: 全國教育產業總工會
昨(7日)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發布112年(西元2023年)政府行政機關辦公日曆表。
【全教產】接獲反應,人事行政總處因應連假調整上班日恐造成困擾,其中以「10月9日(星期一)調整放假,並於 9月23日(星期六)補行上班。」最誇張,提前了16天,其他調整上班日則為13天及9天。
由於行政院頒布的「政府機關調整上班日期處理要點」第五點:因應連續假期所為之上班日調整,除特殊情形者外,以提前於前一週之星期六補行上班為原則(https://weblaw.exam.gov.tw/LawArticle.aspx?LawID=J060270003)。這樣相隔16日的調整上班、放假日期,恐打亂常規作息,如果勞工預定10月1日起離職,那9月23日到底要不要上班?
如果公務員生日為10月5日,屆齡退休日也在10月5日,試問:該人員9月23日到底要不要上班?
學校因親職日、運動會、園遊會等...學校行事曆而調整的上班日,也都是要求一週內補假。
現人事行政總處將10/9調整到9/23上班,先上班,隔16天後才補行放假,這有符合原則嗎?
這些跟延後開學日、調整暑假日期如出一轍,均會影響學校正常作息,人事總處新聞稿雖然提到「各級學校適用的學年度行事曆,是由各該主管教育行政機關訂定」,但中央行政機關的行事曆已定,教育部恐也會蕭規曹隨,與中央政府機關一致,而實施一樣的調整上班日。至於調整上班日時,相關受僱者之權益擺在何處呢?【全教產】認為政府應要有配套。
https://www.coolloud.org.tw/node/96859
2022-06-08【苦勞網】 人事行政總處提前16天調整上班日 受僱者權益呢?全教產:應有配套
-
2022-06-08【全教產新聞稿】 【人事行政總處提前16天調整上班日】 【受僱者權益呢?】【全教產:應有配套】
【人事行政總處提前16天調整上班日】
【受僱者權益呢?】【全教產:應有配套】
發稿單位/新聞聯絡人:全國教育產業總工會理事長 林碩杰
昨(7日)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發布112年(西元2023年)政府行政機關辦公日曆表。
【全教產】接獲反應,人事行政總處因應連假調整上班日恐造成困擾,其中以「10月9日(星期一)調整放假,並於 9月23日(星期六)補行上班。」最誇張,提前了16天,其他調整上班日則為13天及9天。
由於行政院頒布的「政府機關調整上班日期處理要點」第五點:因應連續假期所為之上班日調整,除特殊情形者外,以提前於前一週之星期六補行上班為原則(https://weblaw.exam.gov.tw/LawArticle.aspx?LawID=J060270003)。這樣相隔16日的調整上班、放假日期,恐打亂常規作息,如果勞工預定10月1日起離職,那9月23日到底要不要上班?
如果公務員生日為10月5日,屆齡退休日也在10月5日,試問:該人員9月23日到底要不要上班?
學校因親職日、運動會、園遊會等...學校行事曆而調整的上班日,也都是要求一週內補假
現人事行政總處將10/9調整到9/23上班,先上班,隔16天後才補行放假,這有符合原則嗎?
這些跟延後開學日、調整暑假日期如出一轍,均會影響學校正常作息,人事總處新聞稿雖然提到「各級學校適用的學年度行事曆,是由各該主管教育行政機關訂定」,但中央行政機關的行事曆已定,教育部恐也會蕭規曹隨,與中央政府機關一致,而實施一樣的調整上班日。至於調整上班日時,相關受僱者之權益擺在何處呢?【全教產】認為政府應要有配套。
2022-06-08【全教產新聞稿】 【人事行政總處提前16天調整上班日】 【受僱者權益呢?】【全教產:應有配套】
-
2022-06-07【自由時報】教育部擬開放小班收學齡2歲幼兒 教師團體強烈反對
教育部擬開放小班收學齡2歲幼兒
教師團體強烈反對
2022/06/07 19:25 記者林曉雲/台北報導
針對學齡2歲而生理年齡為3歲的幼兒,教育部研擬修正「幼兒教育及照顧法施行細則」第2條草案,教保服務機構招收3歲以上、未滿4歲之班級(非混齡班)有餘額時,得招收該學年度當月生理年齡滿3歲幼兒。不過,這引發教師團體的強烈反對。
教育部說明草案,教保服務機構未設置2歲至未滿3歲幼兒之班級(2歲專班),或所設2歲專班已無招生餘額,而招收3歲以上至未滿4歲幼兒之班級,尚有餘額者,得招收學齡未滿3歲但於當學年度當月生理滿3歲之幼兒。
我國學制採「學年」,學生入學看9月1日入學時的「學齡」。教育部指出,因應社會各界反映,學齡2歲而生理年齡3歲幼兒的家長,政府應協助其送托需求,幼兒生理年齡為3歲但學齡2歲,為保障幼兒最佳利益,兼顧幼兒接受教保服務之權益及家長送托之需求,故增訂第3項,教保服務機構招收3歲以上、未滿4歲之班級(非混齡班)有餘額時,得招收該學年度當月生理年齡滿3歲幼兒之規定。
教育部說,目前招收未滿3歲幼兒,原則以2歲以上至未滿3歲幼兒班級(2歲專班)為之,幼兒學齡未滿2歲,但於當學年度滿2歲之當月,2歲專班有缺額時,得招收這類幼兒,已有前例。
全國教育產業總工會也表達反對,理事長林碩杰說,基層教師一面倒反對,近年來許多公立幼兒園中大班以「混齡」之名已招收3足歲小班孩子,若開放招收2足歲孩子,就成為「類托嬰中心」,勢必降低教學品質,幼兒園老師將心力都放在2歲幼兒照護,無更多心力引導中大班的孩子於各領域的發展,對孩子和家長不公平,幼教老師的專長是教學、不是當保母,人力結構、人數本就不同,教育部急就章混齡,只為解決2歲專班不足問題,相當不智。
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3952638
2022-06-07【自由時報】教育部擬開放小班收學齡2歲幼兒 教師團體強烈反對
-
2022-06-07【中時新聞網】代理師外師兩樣薪情 恐釀校園矛盾
代理師外師兩樣薪情 恐釀校園矛盾
2022/06/07 04:10 中國時報 林志成
因應2030雙語政策,教育部近年招聘大量外籍英語教師進入中小學,110學年已引進335名,但校長及老師表示,外師進入校園雖有助於營造浸潤式的英語學習環境,但他們待遇比本土代理教師好,薪資兩樣情,造成校園內矛盾。
教育部2004年起推動「協助公立國民中小學引進外籍英語教師計畫」,每年引進81名外籍英語教師,2030雙語政策擴大引進外師,111學年甚至要引進633名。
教育部提供每名外師每年包含薪資、勞健保補助、勞退金補助、住宿津貼、超支鐘點等,為102萬6745元。
而現在國小、國中、高中代理教師的比率約12%至14%,月薪4萬多元。同樣是一年一聘,代理教師的待遇遠不如外師。
新北市新莊國小校長張信務表示,雖然教育部大量引進外師,但每所中小學平均分配不到1人,要幾校共用1外師。新莊國小爭取到的1名外師,就只能在今年學校辦的暑期營隊任教,以全英語教小朋友音樂、美術、體育等方面的課程。
桃園市青溪國中英語老師許綉敏表示,現在學生看到外師,不怕與他們互動,而且會自動轉換成「英語模式」,這有助於將英語學好。而外師和本土英語老師協同教學時,外師會使用更道地、更簡單的英語,這會啟發本土英語老師做一些改變。
全國教育產業總工會理事長林碩杰說,現在中小學內本土代理教師人數不少,而外師和本土代理教師都是一年一聘,但外師的待遇卻高很多,這容易在校園內造成矛盾。他建議政府也給本土代理教師住宿及交通補貼,以弭平雙方待遇的差距。
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220607000371-260114
2022-06-07【中時新聞網】代理師外師兩樣薪情 恐釀校園矛盾
-
2022-06-07【全教產新聞稿】 【教育部急於將幼幼班(2足歲)混齡至小班(3足歲)】 【幼教師:專長是教學、不是當褓姆】 【全教產:急就章不是解決「2歲專班不足」的好方法】
【教育部急於將幼幼班(2足歲)混齡至小班(3足歲)】
【幼教師:專長是教學、不是當褓姆】
【全教產:急就章不是解決「2歲專班不足」的好方法】
發稿單位/新聞聯絡人:全國教育產業總工會理事長 林碩杰
有關教育部將增修「幼兒教育及照顧法施行細則」第二條:「教保服務機構未設置二歲至未滿三歲幼兒之班級(以下簡稱二歲專班),或所設二歲專班已無招生餘額,而招收三歲以上至未滿四歲幼兒之班級,尚有餘額者,得招收未滿三歲,而於當學年度當月滿三歲之幼兒。」【全教產】接獲基層教師一面倒反對。
由於近年來許多公立幼兒園中大班以「混齡」之名已招收到3足歲(小班)的孩子,接下來若開放招收到2足歲的孩子,就是成為「類托嬰中心」,這樣的作法勢必降低教學品質,幼兒園老師將心力都放在2歲的照護上,而無更多的心力引導中大班的孩子於各領域之發展,對孩子、對家長,其實是不公平的。
由於2足歲的師生比與3足歲的師生比截然不同,混齡在一起,原本的幼教老師將非常辛苦,幼教老師的專長是教學、不是當褓姆,兩者師生比也因為發展差異本來就不一樣,人力結構、人數本就不同,教育部如此急就章地混齡,只為解決2歲班不足的問題是相當不智。
目前各公立幼兒園的遊樂設施均為適用於3至6歲的孩子,缺乏托嬰中心才有的基本配備,有老師反應:光一個溜滑梯那麼高,妳敢讓一個2歲孩子使用嗎?
教育部沒有配套、沒有設備、沒有環境、沒有人力,卻強要幼教老師買單,是為難這些老師了,而且,家長能接受嗎?用混齡取代專班是政府的模糊政策,但為了解決2歲班不足的問題,竟讓配套設施均不見蹤影,教育部下錯藥方勢將損及3歲以上孩子及其家長的權益。
2022-06-07【全教產新聞稿】 【教育部急於將幼幼班(2足歲)混齡至小班(3足歲)】 【幼教師:專長是教學、不是當褓姆】 【全教產:急就章不是解決「2歲專班不足」的好方法】
-
2022-06-02【聯合新聞網】白天授課晚上加班 教團轟國中補校師鐘點費30年未漲
白天授課晚上加班
教團轟國中補校師鐘點費30年未漲
2022-06-02 10:58 聯合報/ 記者許維寧/台北即時報導
全國教育產業總工會今天表示,國中補校由於未設立專任教師編制,多由日校教師兼任,以至於補校教師白天授課還要利用夜間時間兼課,但日校、補校鐘點費均被教育部齊一認定為每節課360元,夜間授課應屬正常工作外加班時段,延長工時時間教育部視而不見,造成國中補校師鐘點費已30年未調整。
目前各縣市國中補校教師鐘點費均比照國中教師鐘點費標準支給,即每節課360元;另依據教育部「公立中小學兼任及代課教師鐘點費支給基準表」,亦同樣為每節課360元。
但全教產理事長林碩杰指出,各縣市國中補校和高中職進修部不同,國中補校未設專任教師編制均由日校老師兼任,但日校、補校兼代課時數併計後受到限制,鐘點費被教育部齊一視為每節課360元。
林碩杰說,國中補校教師於白天時段上班授課後,又於夜間時段兼課應屬於正常工作時間外的加班時段,但教育部卻對延長工時視而不見,未依法規精神加給工資。依據勞動部資料顯示,民國81年勞工基本時薪為51.5元;111年調整為168元,調整幅度為3.26倍,國中補校教師鐘點費竟「30年未調整」。
林碩杰說,近期多所國中補校已向全教產反映,由於國中補校教師鐘點費多年未調,原校教師兼課意願降低,且公開甄選代課教師時報考情況不如預期,合格師資難尋。補校的精神在於不放棄每個學生,呼籲教育部提高補校教師鐘點費,便於進用合格師資。
https://udn.com/news/story/6885/6358616
2022-06-02【聯合新聞網】白天授課晚上加班 教團轟國中補校師鐘點費30年未漲
-
2022-06-02【全教產新聞稿】 【國中補校教師鐘點費「30年未調整」】 【加班時段未加給工資】 【全教產:教育部是幫兇?】
【國中補校教師鐘點費「30年未調整」】
【加班時段未加給工資】
【全教產:教育部是幫兇?】
發稿單位/新聞聯絡人:全國教育產業總工會理事長 林碩杰
【全教產】接獲會員反應國中補校教師鐘點費「30年未調整」;目前各縣市國中補校教師鐘點費均比照國中教師鐘點費標準支給,即每節課360元;依據教育部「公立中小學兼任及代課教師鐘點費支給基準表」,的確是每節課360元。
由於各縣市國中補校與高中職進修部不同,國中補校並未設專任教師之編制,均由日校教師兼任,其日校、補校兼代課時數併計後受到限制,且日校、補校鐘點費被教育部齊一為每節課360元。
由於國中教師於白天時段上班授課後,如再於夜間時段(18:30-21:30)兼課(或超時授課),應屬正常工作時間外之加班時段,除一日工作下來已屬疲累不堪,針對此一延長工作時間,教育部竟視而不見,未依勞基法等法規之精神加給工資,且30年未曾調整鐘點費。
多所國中補校向【全教產】表示,因國中補校教師鐘點費多年未調,原校教師兼課意願降低,且公開甄選代課教師時,報考情況不如預期,合格師資難以獲得。
依據勞動部資料顯示:民國81年勞工基本時薪:新台幣51.5元;111年調整為168元,調整幅度為3.26倍。國中補校教師鐘點費竟「30年未調整」。
為求補校永續發展、重視補校教育、不放棄每一個學生,請教育部提高補校教師鐘點費,便於進用優良合格師資,讓老師專業能力、專業態度,成為維持補校教學品質之最佳保證。
2022-06-02【全教產新聞稿】 【國中補校教師鐘點費「30年未調整」】 【加班時段未加給工資】 【全教產:教育部是幫兇?】
-
2022-05-31【中時新聞網】公務員可以為何教師不行? 全教產要求開放教師兼職
公務員可以為何教師不行?
全教產要求開放教師兼職
2022/05/31 10:17 中時 林志成
公務員可兼職,為何教師不行?全國教育產業總工會今天發布新聞稿指出,早在109年即發函教育部及縣市政府應該開放教師兼職,以便教師針對退休金縮水、通膨等因素進行因應,全遭拒於門外,如今公務員兼職已開放,有關「教師開放兼職一案」,教育部還要再睡嗎?
立法院30日三讀通過《公務員服務法》修正公務員兼職規定,明定公務員在不妨礙本職情形下,於法定工作時間以外,從事非經常性、持續性之工作,利用個人才藝表現獲取適當報酬,並得就其財產之處分、智慧財產權及肖像權之授權行使,獲取合理對價;公立學校兼任行政職務教師,則授權由主管機關依其業務性質另訂經營商業禁止及兼職等規定。
全教產表示,教育部多年來禁止基層教師兼職,卻又開放大專教師兼職公司董事,不合公平正義。長期以來,教育部乃透過「公立各級學校專任教師兼職處理原則」,禁止基層教師兼職,且教育部「國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與特殊教育學校兼任代課及代理教師聘任實施要點」也禁止「代理教師」兼職。
全教產質疑,年金改革後,退撫基金仍然籠罩於用罄之危機,公教人員退休金岌岌可危,教師若未雨綢繆先行自食其力,於法定工作時間以外兼職,為何要限制重重呢?
全教產說,依據銓敘部及教育部資料,政府針對112年個人專戶制新基金目前只有規劃至85歲,112年起新進教師之退休金個人帳戶制至85歲之後恐已用罄,故也應開放兼職禁令,舉凡「非上班時間、非經常性、非持續性、且未影響本職之工作」,均應開放,以便教師及早準備85歲之後之退休金。
此外,代理教師7、8月幾無收入,已影響基本生活,全教產要求教育部應馬上開放「代理教師」學期中之兼職禁令,只要是「非上班時間、非經常性、非持續性、且未影響本職之工作」,均應開放,以彌補代理教師每年有2個月0收入。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20531001578-260405?chdtv
2022-05-31【中時新聞網】公務員可以為何教師不行? 全教產要求開放教師兼職
-
2022-05-31【全教產新聞稿】【立院三讀「公務員開放兼職案」】 【卻沒「教師開放兼職案」?】 【全教產:教育部加油】
【立院三讀「公務員開放兼職案」】
【卻沒「教師開放兼職案」?】
【全教產:教育部加油】
發稿單位/新聞聯絡人:全國教育產業總工會理事長 林碩杰
立法院於昨(30日)三讀通過公務員服務法修正公務員兼職規定,明定公務員在不妨礙本職情形下,於法定工作時間以外,從事非經常性、持續性之工作,利用個人才藝表現獲取適當報酬,並得就其財產之處分、智慧財產權及肖像權之授權行使,獲取合理對價;公立學校兼任行政職務教師,則授權由主管機關依其業務性質另訂經營商業禁止及兼職等規定。
全國教育產業總工會【全教產】表示教育部多年來禁止基層教師兼職,卻又開放大專教師兼職公司董事,不合公平正義。長期以來,教育部乃透過「公立各級學校專任教師兼職處理原則」,禁止基層教師兼職,且教育部「國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與特殊教育學校兼任代課及代理教師聘任實施要點」也禁止「代理教師」兼職。
年金改革後,退撫基金仍然籠罩於用罄之危機,公教人員退休金岌岌可危,教師若未雨綢繆先行自食其力,於法定工作時間以外兼職,為何要限制重重呢?【全教產】於109年即函詢教育部及縣市政府有關教師應開放兼職一案,以便教師針對退休金縮水、通膨等因素進行因應,全遭拒於門外,如今公務員兼職已開放,有關「教師開放兼職一案」,教育部還要再睡嗎?
依據銓敘部及教育部資料,政府針對112年個人專戶制新基金目前只有規劃至85歲,112年起新進教師之退休金個人帳戶制至85歲之後恐已用罄,故也應開放兼職禁令,舉凡「非上班時間、非經常性、非持續性、且未影響本職之工作」,均應開放,以便教師及早準備85歲之後之退休金。
此外,代理教師7、8月幾無收入,已影響其基本生活,教育部應馬上開放「代理教師」學期中之兼職禁令,只要是「非上班時間、非經常性、非持續性、且未影響本職之工作」,均應開放,以彌補代理教師每年有2個月0收入,而非教育部所言7、8月再臨時去找一份不足糊口的工作,或者被迫寅吃卯糧等9月被錄取後的薪水,難道教育部不食人間煙火嗎?
世界人權宣言第1條明白揭示:「人皆生而自由,在尊嚴及權利上均各自平等……」。大法官第603號解釋更明白指出:「維護人性尊嚴與尊重人格自由發展,乃自由民主憲政秩序之核心價值。」憲法保障基本人權,對於每一組織構成社會之個人,確保其自由與生存,最主要之目的即在於以維護人性尊嚴。釋字第404號解釋:「憲法第15條規定人民之工作權應予保障,故人民得自由選擇工作及職業,以維持生計。」吳庚大法官曾於該號解釋中所提之不同意見書,對於工作權之保障範圍有所描述:「工作權之保障範圍應為:(一)凡人民作為生活職業之正當工作,均受國家之保障,且屬工作權之核心部分。(二)人民有選擇工作及職業之自由,國家不得違背個人意願強迫其就業或工作。(三)取得各種職業資格者,其職業活動範圍及工作方法之選擇,亦受憲法之保障,法律或各該職業之自治規章雖得加以規範,但均不應逾越必要程度。」而且,現行「勞動基準法」並未剝奪勞工兼職之權利;教育部應停止侵犯基本人權,限制教師不得兼職,停止不合時代潮流、且違反平等權原則之規定。
2022-05-31【全教產新聞稿】【立院三讀「公務員開放兼職案」】 【卻沒「教師開放兼職案」?】 【全教產:教育部加油】
-
2022-05-30【yahoo新聞】全教產籲中小學遠距教學至期末
全教產籲中小學遠距教學至期末
2022年5月30日 週一 上午10:09 記者李琦瑋/台北報導
台北市府盼在6月3日前,讓高中、國中、小學、幼稚園該打疫苗的學生都打過一輪,「打完疫苗安心上學去」,預計6月6日恢復實體上課。全國教育產業總工會今(30)日呼籲,教育部應下令中小學比照大專院校,遠距教學至期末。
全教產指出,若國小學童打完1劑疫苗就可恢復實體上課,那為何國中到大學生打了至少2劑以上疫苗,當初也要停實體課?難道國小學童打完1劑即可迅速產生更多抗體?恢復實體課後,1個學生確診就要停課3天、停停上上、上上停停的噩夢又將來臨,此惡性輪迴將天天上演。
全教產理事長林碩杰質疑,恢復實體課後,由於學生怕被傳染仍可請防疫假,為了維護居隔與請防疫假學生的受教權,須採取混成教學,但教育部有給足教學現場齊全的配備了嗎?此外,線上和實體學生的期末評量與平時評量成績標準如何齊一?「線上學生的成績」和「實體學生的成績」勢將造就兩套標準,公平性必然引起爭議,家長與學生均不滿意。
林碩杰表示,學校教師確診或家人確診要居隔,造成學校難覓代課老師的問題,得到了解決了嗎?專任教師的課20節(最多達20個班),確診需居隔7天,學校難覓代課,教學組也很難排課,這些都比去年3級警戒停課時更為複雜。
全教產認為,目前並無廣效性的疫苗,確診後不代表不會再被傳染,且兒童中重症持續增加中,大眾應正確理解此傳染病的風險,目前沒有樂觀的理由,請教育部比照大專院校,讓中小學改線上遠距教學至期末,畢業典禮亦全改線上。
https://ynews.page.link/DJux
2022-05-30【yahoo新聞】全教產籲中小學遠距教學至期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