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9-27【全教產新聞稿】 【泰緬有孤軍,台灣有教學支援工作人員】 【行政院調整代課教師鐘點費】【獨忘教學支援工作人員】 【全教產:應比照代課教師追溯自2月1日調高5%+】
【泰緬有孤軍,台灣有教學支援工作人員】
【行政院調整代課教師鐘點費】【獨忘教學支援工作人員】
【全教產:應比照代課教師追溯自2月1日調高5%+】
發稿單位/新聞聯絡人:全國教育產業總工會理事長 林碩杰
教學支援人員為推動本土語言教育不可或缺之重要角色,但是其鐘點費竟已逾16年沒有調漲。
現行閩、客語教學支援工作人員鐘點費為國小一節320元、國中一節360元, 104年9月1日,行政院為鼓勵原住民族語教學支援工作人員教學士氣,專案同意調高國中小原住民族語教學支援工作人員鐘點費,國小每節由320元調高至360元;國中每節由360元調高至400元。但是閩、客語教學支援工作人員被遺忘了,今年8月行政院核定調整代課教師鐘點費,再一次,閩、客語教學支援工作人員又被遺忘了!
事實上,閩、客語教學支援工作人員往往需要奔波4到5間學校,近年來基本工資調升、代課老師鐘點費也調升,但是閩、客語教學支援工作人員的鐘點費卻沒有調!
104年時原住民族語教學支援工作人員的兼任鐘點費即已調高為國高中每節400百元、國小每節360元。族語老師則為每人每年六十萬元。閩、客語教學支援工作人員則一直望塵莫及,深嘆政府不公。
政府一再強調重視本土語言教育,但是各縣市很多學校均尋覓不到本土語老師,政府有沒有重視閩、客語教學支援工作人員的福利和薪資呢?值得檢討。
有閩、客語教學支援工作人員表示如果兼好幾個學校的課,每月油錢就要耗費不少,但是逾10年沒漲的鐘點費,在物價高漲之際,難以維持生活,也讓投入教學之意願降低,政府若未立即改善教學支援工作人員之待遇,111學年起列為國高中必修的本土語言課程,恐面臨出師未捷之苦!
2022-09-27【全教產新聞稿】 【泰緬有孤軍,台灣有教學支援工作人員】 【行政院調整代課教師鐘點費】【獨忘教學支援工作人員】 【全教產:應比照代課教師追溯自2月1日調高5%+】
-
2022-09-26【自由時報】公幼延托家長須自付鐘點費 全教產:教育部應全面補助
公幼延托家長須自付鐘點費
全教產:教育部應全面補助
2022/09/26 10:03 〔記者林曉雲/台北報導〕
台南市公幼招生下滑,全國教育產業總工會今發聲明表示,公幼4點放學,私幼則可到6點,加入準公共化幼兒園之私幼,在教育部補助下,學生幾乎都可免費課後留園,但公幼之課後留園延托費用因無補助,均由家長負擔,費用高於非營利及準公共化幼兒園,恐降低家長送托意願,進而棄公幼轉私幼。
全教產理事長林碩杰表示,對於公幼一般生的延托目前是零補助,呼籲教育部全面補助公幼的延托費用,以減輕家長負擔。
台南公幼招生下滑,日前台南市教育局長鄭新輝表示,應是受疫情影響;台南市長黃偉哲則表示,應讓公立幼兒園服務更優質化,比如公幼是4點放學,私幼則是6點,家長比較方便接送,未來可以想辦法延長公幼上課時間,讓公幼更有競爭力。
林碩杰表示,對於公幼延托,教育部應全面補助學生課後留園、延托相關費用,目前各縣市只補助低收、中低收入戶及情況特殊家庭,但非屬補助對象之一般生則由家長自行負擔所有費用。
林碩杰說,台南市為了提升公幼競爭力,調降教師的課後鐘點費,依「台南市公立幼兒園辦理課後留園服務推動計畫」,每減少1生,教師鐘點費酌減40元,若參加學生數減為4人,以每天延托1小時,鐘點費降至200元,一學期共80天,每位家長須自付400元;只有一班之園所,有延托需求之學生恐僅剩1至2位,鐘點費一學期估15000元,均要由家長負擔,恐使家長棄公幼轉私幼。
林碩杰質疑,台南市公幼辦理課後留園服務,因屬下班時段,應列為加班費,卻比原訂400元鐘點費減少50%,教師鐘點費只有200元,在基本工資及時薪將調高之際,台南市宣稱提升公幼競爭力,竟是壓榨教保服務人員的勞力?
全教產建議,教育部應全面補助公幼學生課後留園,避免各縣市奇形怪狀壓榨教師勞力的現象,全面落實2至6歲就學補助政策,提升公幼競爭力。
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4069718
公幼延托家長須自付鐘點費,全教產呼籲教育部全面補助,以減輕家長負擔。(全教產提供)
2022-09-26【自由時報】公幼延托家長須自付鐘點費 全教產:教育部應全面補助
-
2022-09-26【全教產新聞稿】 【教育部強力推動2-6歲就學補助政策】 【公幼一般生延托:0補助】 【全教產:教育部應全面補助公幼延托費用,減輕家長負擔】
【教育部強力推動2-6歲就學補助政策】
【公幼一般生延托:0補助】
【全教產:教育部應全面補助公幼延托費用,減輕家長負擔】
發稿單位/新聞聯絡人:全國教育產業總工會理事長 林碩杰
台南公幼招生雪崩下滑,日前臺南市教育局長表示:應是受疫情影響;臺南市長黃偉哲則「誠實」表示,應讓公立幼兒園服務更優質化,比如公幼是4點放學,私幼則是6點,家長比較方便接送,未來可以想辦法延長公幼上課時間,讓公幼更有競爭力。
全國教育產業總工會(全教產)表示,若要公幼延托,教育部應全面補助學生課後留園、延托相關費用,由於目前各縣市只補助低收、中低收入戶、及情況特殊家庭,但非屬補助對象之一般生則由家長自行負擔所有費用。但其中臺南市為了「提升公幼競爭力」,更不惜調降教師之課後鐘點費,依據「臺南市公立幼兒園辦理課後留園服務推動計畫」,每減少1生,教師鐘點費酌減40元,經計算若參加人數減少為4人,以每天延托1小時,鐘點費降至200元(不收行政費),假如一學期共80天,則:(80小時X200元)除以4人=4000元,每位家長負擔之費用亦不輕;尤其只有一班之園所,有延托需求之學生恐僅剩1-2位,單是鐘點費就要80天X200元=15000元,以目前準公共化幼兒園(私幼)在教育部強力補助下幾乎都是免費課後留園,公幼之課後留園延托費用卻毫無補助,均由家長負擔,費用仍高於非營利及準公共化幼兒園,恐降低家長送托意願,進而棄公幼轉私幼。
臺南市公立幼兒園辦理課後留園服務推動計畫「建議」的200元教師鐘點費,因屬下班時段,應歸列為加班費,卻比原訂的400元鐘點費減少50%,當基本工資及時薪將調高之際,難道黃偉哲市長的提升公幼競爭力就是要帶頭壓榨教保服務人員的勞力嗎?難道五星級市長已變成「有省錢」(台語)市長嗎?
全國教育產業總工會(全教產)強烈建議,教育部應全面補助公幼學生課後留園,避免各縣市奇形怪狀的壓榨勞力現象,全面落實2-6歲就學補助政策,提升公幼競爭力。
2022-09-26【全教產新聞稿】 【教育部強力推動2-6歲就學補助政策】 【公幼一般生延托:0補助】 【全教產:教育部應全面補助公幼延托費用,減輕家長負擔】
-
2022-09-19【自由時報】 學生吃飯「免隔板但禁說話」 全教產認難執行、籲仍用隔板
學生吃飯「免隔板但禁說話」
全教產認難執行、籲仍用隔板
2022/09/19 09:16 〔記者林曉雲/台北報導〕
全國中小學8月30日開學,9月12日採取校園防疫新制以篩代停,且學生用餐不再強制要求使用隔板,而改要求學生用餐時彼此之間不要說話,全國教育產業總工會今表示,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疫情有升溫趨勢,單日確診人數每天約4萬人,要學生用餐不說話難度太高,無法落實和執行,反讓導師陷入為難困境,呼籲教育部應重新要求學生用餐時須用隔板。
全教產理事長林碩杰表示,教育部新版防疫管理指引,已使基層教師無所適從,中央疫情指揮中心預估9月底、10月初疫情將達高峰,全教產接獲會員反映,教育部最新的防疫指引,已不要求學生中午用餐必須使用防疫隔板,只要求避免交談、用餐完畢落實桌面清潔及消毒。
林碩杰表示,事實上,教育部要求學生用餐不要交談,實施上有困難,也易讓導師違反輔導管教辦法等相關規定,既然無法避免學生用餐時交談,防疫隔板仍有其使用之必要,指揮中心及教育部仍應備齊「防疫隔板」等防疫物資之經費,提供各校申請使用。
此外,目前正值學生畢業旅行旺季,許多縣市也開放辦理跨縣市移動戶外教育,參與人員、隨行人員需完成接種疫苗或出具2日內快篩陰性證明。
林碩杰表示,教育部防疫指引只規定戶外教學活動由旅行業承攬辦理時,要依交通部觀光局訂定的團體旅遊防疫管理措施,問題是觀光局的指引非常簡單,僅說「即刻協助旅客就醫,並避免再與其他團員接觸。」後續處理的標準流程卻付之闕如,讓教師無所適從,譬如學生於外縣市飯店時身體不適且快篩陽,是否馬上於飯店單獨房間隔離?同車之全班同學是否馬上快篩?隔日是否找防疫專車提供快篩陽學生返家?
林碩杰認為,針對戶外教育活動在車上、參訪地點、和住宿旅館等,如發現學生發燒或其他不適症狀,教育部應訂定明確處理流程,且若疫情持續擴大,為避免戶外教育活動發生更多學生確診而產生棘手問題,教育部應通知各教育局處和學校中止辦理。
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4062508
2022-09-19【自由時報】 學生吃飯「免隔板但禁說話」 全教產認難執行、籲仍用隔板
-
2022-09-19【ETtoday新聞雲】 疫情升溫「1個班級有17人請假」 教團籲停辦畢旅和校外教學
疫情升溫「1個班級有17人請假」
教團籲停辦畢旅和校外教學
2022年09月19日 09:39 記者楊惠琪/台北報導
疫情升溫,全國確診人數已來到4萬人,中央疫情指揮中心亦預估到9月底、10月初將達到高峰,目前正值學生畢業旅行旺季,許多縣市也已開放辦理跨縣市移動戶外教育,全國教育產業總工會理事長林碩杰指出,一旦學生在出遊途中確診,相關SOP流程並沒有訂定,已有不少基層教師恐慌,呼籲教育部可考慮是否停辦。
林碩杰表示,最近疫情再起,有老師反映,一個班級有多達17個學生確診請假在家,學校又規劃校外教學等活動,尤其畢旅或校外教學,學生在同一部車輛、飯店,擔心密閉群聚導致疫情失控。
林碩杰進一步指出,學生若在外縣市飯店時身體不適且快篩陽性,是否要就地在飯店單獨房間隔離?同車的同學是否要馬上快篩?是否要出動防疫專車?呼籲教育部應訂定明確的處理流程,「若疫情持續擴大,教育部應考慮暫停辦理畢旅和戶外教學」。
林碩杰說,依據教育部「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及幼兒園因應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防疫管理指引」,只規定戶外教學活動由旅行業承攬辦理時,要依交通部觀光局訂定的「旅行業辦理團體旅遊防疫管理措施」,其中「行程中如發現旅客發燒或疑似症狀,應如何處理」,因應措施只有「即刻協助旅客就醫,並避免其再與其他團員接觸」,接下來後續處理的標準流程付之闕如,讓基層教師無所適從。
此外,根據教育部最新的防疫指引,已不要求學生中午用餐必須使用防疫隔板,只要求並避免交談、用餐完畢落實桌面清潔及消毒,但教學現場,導師很難一一禁止學生用餐交談,全教產建議指揮中心及教育部仍應備齊「防疫隔板」等防疫物資,提供各校申請使用。
教育部表示,因應各校校外教學多元,教育部已訂有「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及幼兒園因應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防疫管理指引」,有明確規定戶外教學等活動,應維持社交距離、佩戴口罩、遵守空間容留人數限制,並留意景點、住宿地點規劃,確實執行人流管制等。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220919/2340990.htm
2022-09-19【ETtoday新聞雲】 疫情升溫「1個班級有17人請假」 教團籲停辦畢旅和校外教學
-
2022-09-19【全教產新聞稿】 【教育部新版防疫管理指引致基層教師無所適從】 【全教產:教育部應速改進】
【教育部新版防疫管理指引致基層教師無所適從】
【全教產:教育部應速改進】
發稿單位/新聞聯絡人:全國教育產業總工會理事長 林碩杰
【全國教育產業總工會】近日接獲會員反應近期COVID-19疫情持續升溫,全國確診人數已來到4萬人,中央疫情指揮中心亦預估到9月底、10月初將達到高峰;但是教育部最新的防疫指引,已不要求學生中午用餐必須使用防疫隔板,只要求並避免交談、用餐完畢落實桌面清潔及消毒。
事實上,教育部要求各校學生做到不要交談,確有困難,實施不容易,也易讓導師違反輔導管教辦法等相關規定;既然無法避免學生用餐時交談,防疫隔板仍有其使用之必要,故【全國教育產業總工會】建議指揮中心及教育部仍應備齊「防疫隔板」等防疫物資之經費,提供各校申請使用。
此外,目前正值學生畢業旅行旺季,許多縣市也已開放辦理跨縣市移動戶外教育,參與人員、隨行人員需完成接種疫苗或出具 2 日內快篩陰性證明;但111年8月26日修正的「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及幼兒園因應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防疫管理指引」只規定戶外教學活動由旅行業承攬辦理時,要依交通部觀光局訂定的「旅行業辦理團體旅遊防疫管理措施」,而「旅行業辦理團體旅遊管理措施Q&A」的Q7中針對:「行程中如發現旅客發燒或疑似症狀,應如何處理?」回答只是:即刻協助旅客就醫,並避免其再與其他團員接觸」。接下來後續處理的標準流程則付之闕如,讓基層教師無所適從;譬如學生於外縣市飯店時身體不適且篩陽,則是否馬上於飯店單獨房間隔離?同車之全班同學是否馬上快篩?隔日上車時是否找防疫專車予篩陽之學生?等等狀況如何處置呢?
戶外教育活動是學生之動線應就在車上、參訪地點、和住宿旅館等,如發現學生發燒或其他不適症狀,教育部應訂定明確的處理流程,且若疫情持續擴大,為避免戶外教育活動發生更多學生確診而產生棘手問題,教育部是否通知各教育局處和學校中止辦理。
https://theme.taiwan.net.tw/TB_L2/
3-1旅行業辦理團體旅遊防疫管理措施.docx
3-2旅行業辦理團體旅遊管理措施-QA.docx
2022-09-19【全教產新聞稿】 【教育部新版防疫管理指引致基層教師無所適從】 【全教產:教育部應速改進】
-
2022-09-14【大紀元時報】管教學生遭記申誡 教師勝訴擬提國賠
管教學生遭記申誡 教師勝訴擬提國賠
2022年09月14日 【記者林紫馨/臺北報導】
全國教育產業總工會接獲反應,指出2018年新北市一名教師管教學生遭投訴,在考核會反對懲處下,仍遭校長記申誡一次,直到今年7月28日最高行政法院才判決教師勝訴。新北市教育產業工會認為,此案中教育局、校長打壓基層教師、不尊重體制,擬提出國家賠償,或向監察院舉發。
全教產說明,該案發生於2018年,新北市某國中的陳姓老師,盼學生熟悉環境,要求學生下課時站在課表前面背誦4位任課教師姓名後才准下課,遭家長提出不當管教案的調查申請。校方收到申訴後,教師考績委員會當時不贊成懲處,然而,不僅校長批示退回,新北教育局也直接就記申誡,經雙方都提申訴,最後仍然維持申誡處分。
新北教育工會指出,校內考核會認為沒有不當管教,反對懲處教師,但該校校長卻一意孤行,決定記教師申誡一次。後續新北市申訴評議會也決議無不當管教,要求撤銷申誡,但新北市教育局仍不肯撤銷。經新北市教育局訴諸法院,最高行政法院於今年7月底判決教師勝訴。
全教產理事長林碩杰表示,新北市教育局似乎只想急於表現「抓到不適任教師」的業績,卻未審視教學現場教師所面臨的困境,基層教師缺乏後盾,又無所適從,教師是如何被打壓的,基層教師感到憂心;新北市教育局應可建議教育部於各校另設專門負責管教的人員,勿使教師無所適從。
新北教育工會指出,學校考核會就是避免行政體系濫權的設計,但是校長卻不顧體制程序;教育局作為主管機關,不該偏袒校方,卻視申評會決議於無物,自己破壞體制,打壓基層教師。新北教育工會表示,該教師過程中嘗盡各種折磨和壓力,將與律師研擬提出國家賠償,或監察院舉發,以捍衛基層教師,避免未來再有教師受到霸凌。
https://www.epochtimes.com.tw/n388175/
新北市教育產業工會14日舉行記者會,指出新北市教育局、某國中校長打壓基層教師。 (新北教產提供)
2022-09-14【大紀元時報】管教學生遭記申誡 教師勝訴擬提國賠
-
2022-09-14【全教產新聞稿】 【新北市教育局+校長聯手打壓基層教師?】 【法院:限制下課時間產生標籤化屬管教措施原本即具有之不利效果】 【全教產:新北市教育局應尊重專業】 【全教產:教育部另設專門管教人員】
【新北市教育局+校長聯手打壓基層教師?】
【法院:限制下課時間產生標籤化屬管教措施原本即具有之不利效果】
【全教產:新北市教育局應尊重專業】
【全教產:教育部另設專門管教人員】
發稿單位/新聞聯絡人:全國教育產業總工會理事長 林碩杰
【全國教育產業總工會】接獲會員反應新北市三和國中陳老師於107年4月以認識環境為由,要求學生背誦任課老師姓名,遭記申誡,直到今年7月28日才由法院平反,質疑新北市教育局及學校校長聯手打壓基層教師。
本案乃陳老師要求學生下課時站在課表前面背誦4位任課教師姓名,家長提出不當管教案之調查申請,三和國中由無法源依據之3人調查小組認定有不當輔導與管教學生行為,但三和國中考核會決議不贊成懲處,校長則逕核予申誡1次,陳老師提出申訴後,新北市政府教師申訴評議委員會評議:「申訴有理由。原措施應予撤銷,原措施學校應依本評議書意旨另為適法之處置。」
三和國中考核會於108年2月再決議不贊成懲處,校長退回考核會,考核會仍再決議不贊成懲處,新北市教育局於108年4月8日以新北教特字第1080539801號函退請三和國中重新審議,考核會再開2次仍決議不贊成懲處,教育局遂於108年5月31日以新北教特字第1080787185號函逕行改核為申誡1次,理由為「教學、訓輔行為失當,有損學生學習權益」。
陳老師再次申訴,新北市申評會評議結果:陳老師之訓輔行為並無失當,亦未損及案生之學習權益,作成「申訴有理由,原措施撤銷」之評議。
教育局向中央申評會提起再申訴,結果是撤銷新北市申評會評議,原措施(申誡1次)維持。
陳老師提起行政訴訟,臺北高等行政法院判陳老師勝訴,教育局再上訴,最高行政法院再判陳老師勝訴。
由於最高行政法院認證:限制學生之下課休息玩樂時間或產生標籤化之疑慮,亦屬管教措施原本即具有之不利效果,尚不能因此即謂法規範所允許之管教措施,因有上開不利效果而不得採。【全國教育產業總工會】認為新北市教育局若不承認教育部所頒輔導管教學生注意事項第22點所允許之一般性管教措施,而自行解讀並打壓基層教師,將造成基層教師無所適從,到底是要聽教育局的,還是要聽教育部的。
另,司法院釋字第784號解釋理由書已指出,教師及學校之教育或管理措施,仍有其專業判斷餘地,法院及其他爭訟機關應尊重教育機關仍有其專業判斷餘地。新北市教育局竟無視學校考核會、及新北市申評會所具有之專業性。
新北市教育局似乎只想急於表現「抓到不適任教師」的業績,卻未審視教學現場教師所面臨之困境,基層教師缺乏後盾,又無所適從,教師到底是怎麼「被打壓」的,基層教師著實感到憂心;新北市教育局應可建議教育部於各校另設專門負責管教之人員,勿使教師無所適從,讓老師們專心教學吧。
2022-09-14【全教產新聞稿】 【新北市教育局+校長聯手打壓基層教師?】 【法院:限制下課時間產生標籤化屬管教措施原本即具有之不利效果】 【全教產:新北市教育局應尊重專業】 【全教產:教育部另設專門管教人員】
-
2022-09-01【自由時報】非營利、準公共化幼兒園夾殺? 台南公幼缺額達2895人
非營利、準公共化幼兒園夾殺?
台南公幼缺額達2895人
2022/09/01 11:42 〔記者謝君臨/台北報導〕
公立幼兒園擠破頭的盛況不再?全國教育產業總工會今(1)日於立法院舉行記者會,指在非營利幼兒園、準公共化幼兒園「夾殺」下,目前新北市、台中市、台南市的公幼學生缺額分別達1628人、2407人及2895人,呼籲暫停增置公幼、非營利幼兒園,也暫停準公共化幼兒園加入,重新盤整人力、資源及設備。
全教產理事長林碩杰表示,這幾年來包括非營利幼兒園大量增加,準公共化幼兒園8月1日起收費大幅降低,變成第一胎每月收費不超過3000元、第二胎2000元、第三胎1000元,再加上準公共化幼兒園收托時間長,有的甚至到19點,符合高工時家長的時間性,造成很多家長把學生轉到準公共化幼兒園。
林碩杰指出,經檢視6到8月公幼的學生人數變化,其中新北市6月學生缺額1539人,到8月增至1628,台中市6月2160人,8月來到2407人,台南市的缺額則持續增加,到8月2895人,至於另外三都系統未開放。這樣的數字告訴大家,很明顯公幼學生被搶走了,部分學生甚至已經報到公幼,也被轉走。
林碩杰說,為避免公幼泡沫化,呼籲暫停增置公幼、非營利幼兒園,也暫停準公共化幼兒園加入,重新盤整人力、設備,做更有效運用,相關經費希望撥一部分降低生師比,還有必要改善的費用,減少缺額問題,全面提升幼教品質。
林碩杰認為,政府急於表現在準公共化幼兒園的數量,包括幾所、幾班,我們認為是有問題的,公共化不是這樣做的,其做法讓公幼老師覺得,他們將來會怎麼被安排、被改變,這些基層老師非常憂心,有些公幼缺額數量已到歷史新高。
桃園市教育產業工會理事長熊書顯表示,桃園市政府當初為拿到教育部獎勵,廣設非營利幼兒園,但有些人口集中地區的國小、國中本來學生數已超標,現在要割出他們的專任教室和活動空間給幼兒園用,導致原有學生的活動空間更小,有些課程本來可以去專任教室上,變成只能在原班級上,本末倒置。
台中市教育產業工會理事長卓奕宏指出,準公共、非營利幼兒園想辦法擠身公立學校空間,讓家長誤以為它們就是公幼,但評定以後我們發現,它們的設備、師資比起真正的公幼相差很大,卻以收費低廉、受託時間長吸引家長。然而,就實際本質而言,兩者之間是有差別的,這樣對幼兒教育不是一件好事情。
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4044292
2022-09-01【自由時報】非營利、準公共化幼兒園夾殺? 台南公幼缺額達2895人
-
2022-09-01【全教產新聞稿】 【非營利幼兒園+準公共幼兒園『夾殺』公幼?】 【全教產:制度殺人?】
【非營利幼兒園+準公共幼兒園『夾殺』公幼?】
【全教產:制度殺人?】
發稿單位/新聞聯絡人:全國教育產業總工會理事長 林碩杰
【全國教育產業總工會】接獲會員教師反應公立幼兒園招生不佳,尤其今年8月起準公共幼兒園第一胎的收費每月不超過3000元、第二胎每月不超過2000元、第三胎每月不超過1000元,其搶學生效應對於公幼之衝擊可能會更明顯。
高雄市公幼教師表示近年招生情況不佳,已普徧發生;尤其是在今年準公共化幼兒園增加後,不只公幼、恐怕連非營利幼兒園也會招不滿。
臺南市公幼教師表示招生的確很糟,市中心學校公幼缺額竟還有五、六十人,還有海線(七股將軍等)新增班的,設備、合格教師都有,但卻沒學生報名。今年6月即已發生五分之四的公幼招生未滿之窘態,備取人數也僅約10人,顯見家長選擇之大轉變,若到時公幼老師超額卻沒學校可安置時,怎麼辦呢?!
台北市公幼教師表示,確實今年人數跟以往比起來有落差,少子化當然是原因,但與疫情可能也有關,部分學童錄取了,但也申請防疫假。
桃園市公幼教師表示,桃園市公幼這兩年招生狀況越來越不好,今年不僅偏遠地區,甚至有一些市區的公幼也面臨招生不足,發生需另行再招生之狀況。
臺中市公幼教師表示,公幼的近期招生狀況的確受到影響,另外許多家長礙於3歲兒童尚無疫苗可打而怯於至幼兒園報名,可能要到開學後,或許疫情較為明朗之際,才會報名。
由於公立幼兒園師資、設備較佳,但課後留園、課後照顧班需另外收費;相較之下,非營利幼兒園及私立托兒所等轉型的準公共幼兒園等因收費較低、收托時間較長,較符合長工時家長之需,而受到許多家長青睞。
另外,多數非營利幼兒園都設在公立國小、國中校園內,家長都以為是公幼,事實上兩者之師資、設備不可同日而語;但因非營利幼兒園收托時間較長,光就這一點來說,對家長就具備極大之吸引力;目前,非營利幼兒園持續增設已造成公幼極大衝擊,尤其是非營利幼兒園一開班就是3至5個班起跳,再加上準公共幼兒園進場「搶學生」,許多公幼的招生似已進入寒冬。
基層教師反應,國家一起養育、補助向下延伸是目前政府重大政策之一,縣市政府不會有意見,「非營利幼兒園+準公共幼兒園」的急速擴增,是為了達到快速見效之手段,但這種做業績政策,對於幼教量能缺乏合適之分配,已造成問題,基層老師表示急推幼教公共化的結果,恐造成公幼泡沫化。
教育部只想急於表現「公共化幼兒園有幾所、有幾班」的業績,卻未審視現有之人事資源,部分縣市於招生不利時甚至責怪公幼老師,公幼真是時下政策的犧牲者,公幼老師最後是怎麼「被安排」、怎麼「被改變」的,基層教師著實感到憂心。
【全國教育產業總工會】建議政府暫停增置公立、非營利幼兒園、暫停準公共化幼兒園加入,在盤整公幼數量後,依不同地區之需求來從新調整增設量,並期許現有人力資源和硬體設備量能可有效運用,並建議將就學補助等預算編列改為降低生師比,減少超額問題,同時應足量補充特教人力支援(特教助理員)或補助現有人力津貼(提高教保費)等,全面提升幼教品質。
2022-09-01【全教產新聞稿】 【非營利幼兒園+準公共幼兒園『夾殺』公幼?】 【全教產:制度殺人?】
-
2022-08-22【自由時報】校園防疫改以快篩為主 教師團體:開學後疫情會炸開
校園防疫改以快篩為主
教師團體:開學後疫情會炸開
2022/08/22 15:51 自由時報〔記者林曉雲/台北報導〕
全國中小學於8月30日開學,教育部長潘文忠今宣布,中小學自9月12日起實施校園防疫新制,不再有全班停課,確診者同班同學及教師隔天快篩陰者照常上課。全教總憂心,目前規劃僅提供1劑快篩試劑,憂心病毒有潛伏期,快篩試劑不足;全教產則表示,開學前2週大量群聚,第3週新制上路時,疫情恐已炸開。
全國教育產業總工會理事長林碩杰表示,以快篩作為防疫措施會有一些擔憂,確診者及快篩陽性居家照顧7天,無症狀即可回校上課,但可能本身仍帶有可傳染之病毒,因此應該要求確診者在返校前必須複檢,應是快篩陰性再返校。
林碩杰說,同班同學生快篩陰性無症狀可照常上課,是未考慮偽陰性或漏網之魚,這也讓基層教師憂心,開學前2週雖採舊制有全班停課3天之措施,但開學已有大量師生群聚高風險狀況,可預見第3週疫情新制上路時,疫情恐已炸開。
林碩杰表示,目前教育部是配送快篩試劑集中到各縣市的一間學校,作為中央集散之學校負荷過重,開學後以快篩取代班停課,老師必須進行實體及線上之混成教學,目前相關配套仍不足夠,教育部和各縣市應盤點給予老師支持。
2022-08-22【自由時報】校園防疫改以快篩為主 教師團體:開學後疫情會炸開
-
2022-08-19【聯合新聞網】開學防疫新制擬辦「個別快篩制」 教團:像走高空鋼索
開學防疫新制擬辦「個別快篩制」
教團:像走高空鋼索
2022-08-19 19:25 聯合報/ 記者許維寧/台北即時報導
中小學將八月卅日開學,教育部日前召開全國教育局長會議,初步達成共識,開學前三周維持班上一人確診全班停課三天規範,第四周開始擬啟動防疫新制,採「個別快篩配套假」,快篩後若得陽性則可不到校。但教育團體評析,指揮中心已預估秋冬疫情恐反彈,經三周群聚後應更謹慎,再放寬形同走鋼索。
一名地方教育局高層表示,教育部初步規劃,開學前三周維持過去班上一人確診,同班師生暫停實體課程三日,開學第四周起擬改採個別快篩配套假,由學校提供一劑快篩給班上師生,經採陰性即可到校上課,但若有疑慮仍可請防疫假。
此外,根據教育部簡報亦指出,第四周起,開學後學校課程、社團活動人員若和確診或快篩陽性個案摘下口罩互動逾十五分鐘,過去規定為實施三天防疫假不到校,也擬放寬為由學校提供一劑快篩,經採檢陰性就能繼續上課,高中以下學校學生若有疑慮仍可以請防疫假。
簡報中也指出,如果縣市因為疫情需調整授課方式,可和教育部應變小組研商後實施。完整開學防疫措施,教育部預計於下周一統一對外說明。
全國教育產業總工會理事長林碩杰表示,指揮中心已預估開學後可能將有一波BA.5疫情,秋冬疫情亦可能反彈,開學群聚三周後應更加謹慎,第四周就拍板放寬說得有些早,其風險「像在走高空鋼索。」校園疫情可能又趨於嚴峻。
林碩杰也談到,教育部亦談到校園發配快篩,上學期中央發送的快篩先送到各縣市零星幾所學校,其他學校再派人領取,造成偏遠地區學校往返不便;成堆快篩則堆在教室由教職員分裝給學生,形同「快篩大富翁」,教育部應在配送通路、人力上再精進,減輕學校人力負擔。
國教行動聯盟家長部長王瀚陽則說,家長多傾向實體上課,也希望開學後不要再斷斷續續停課,避免家長困擾。但另一方面,則擔心篩檢空窗期,快篩陽性者可能是前兩三日就確診,是家長比較擔心的問題,因此也有家長反應,仍可全班停課一天進行消毒。
https://udn.com/news/story/6885/6550163
2022-08-19【聯合新聞網】開學防疫新制擬辦「個別快篩制」 教團:像走高空鋼索